扶贫路上“夫妻档”.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扶贫路上“夫妻档” 向萍 2020年11月23日,天空中下起了小雨,气温骤降,似乎转眼就进入了寒冬。 在开州区巫山镇水口村村头,一位个子高高的小伙子,手中拿着雨伞和外套,冲着走在前面的妻子,关心地喊着:“把伞带上,衣服穿多点……” 小伙子叫谢刚,是开州区财政局的一名职工,他的妻子罗建英,是开州区文峰初级中学的一名教师。 ,谢刚和罗建英响应扶贫号召,先后来到巫山镇驻村扶贫,一个担任水口村第一书记,一个担任高岩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就这样,两人携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冲锋陷阵,奉献智慧和力量,绽放青春光华,成了扶贫路上的“夫妻档”。 “扶贫工作总要有人去干” 9月,为响应扶贫号召,在开州区财政局工作的谢刚率先报名,主动参加扶贫工作。 “农村条件不好,生活也不习惯,你在城里工作得好好的,何必呢?”亲人对谢刚的选择有些不解。 “扶贫工作总要有人去干,我年轻,就该去锻炼锻炼!”谢刚态度坚定,一边说服父母,一边收拾行李。 就这样,谢刚踏上了去巫山镇的扶贫之路,成为巫山镇清明村驻村工作队的一员。 山村的贫困,不但没有吓退初来乍到的谢刚,还激发了他做好扶贫工作的激情。他浑身充满了干劲,白天入户摸底走访,晚上整理各种资料,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30多岁的谢刚由于干劲足,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成绩突出,5月19日,组织又派遣他到巫山镇水口村担任第一书记。 2020年9月,谢刚的妻子罗建英所在的文峰初级中学,也要选派一人去一线扶贫。 “我报名!”罗建英第一个响应。 “你也去扶贫,那女儿谁来照顾?”谢刚有些担忧。 “没关系,女儿由外婆帮着照顾,学习也由舅舅辅导,我都安排好了。”罗建英决心已定。 于是,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罗建英告别她的学生,背着行囊来到巫山镇高岩村,开启了驻村扶贫工作。巧的是,高岩村和谢刚所在的水口村相隔不到5公里,这为夫妻俩相互学习、照顾,提供了便利。 “要把贫困户当亲人” “谢书记,快进屋坐……”2020年11月23日,一位佝偻着身子的村民,看见谢刚一行人,满面笑容地打着招呼。 村民叫张立成,是水口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冠心病,于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这段时间,谢刚正忙着给他打听相关政策,咨询专业医生。 “我们家修房子、娃娃读书、我的病……多亏了谢书记帮助我解决这些困难啊!”说起谢刚,张立成充满了感激之情。 张立成因病致贫,一家人曾住在土墙屋里,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各种药瓶倒是不少。谢刚为他家申请了低保,并为他争取到了在村里做清扫保洁的公益岗位,每月有1800元收入。9月,在谢刚的帮助下,张立成一家搬进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 谢刚的扶贫路上,像这样的温情故事还有很多。 12岁的小李因先天语言、听力障碍,在校学习有困难,只好跟随父亲在务工地点漂泊生活。 “必须给他办上残疾证!”6月,父子俩从海南回到老家,谢刚得知此事后立即上门,又跑了多个部门完善手续,终于在2020年3月为小李办好了残疾证,并给他争取到了在开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的机会。 “太谢谢你了,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小李父亲感激万分。如今,谢刚还经常给小李父亲打电话,告诉他小李的在校近况。 “要把贫困户当亲人。”谢刚在扶贫一线所做的工作,也影响着妻子罗建英。 罗建英第一次到贫困户老邓家,看到满屋乱糟糟的,各种杂物堆积成山,简直无法下脚。罗建英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就给老人当起了“清洁工”。 身为教师的罗建英,每次到贫困户家里走访,总是十分关心孩子读书的事情,随时当起孩子们的家庭老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罗老师有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高岩村党支部书记陈友明说起罗建英时总是赞不绝口。 “既然选择了扶贫,就要用心用情。”夫妻俩身体力行,为扶贫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这是我们村民的福分” “爸爸妈妈,你们好久回来?”每当夜幕降临,女儿的视频电话就如约而至。 女儿6岁,读小学一年级,谢刚、罗建英夫妻俩长期驻村,好几次答应女儿的事情都无奈爽约。 “其实,工作生活上的困难都算不上什么,只是苦了老人和孩子。”罗建英说到这里,声音低沉起来,“女儿刚上小学,学习上的事情,只好全权委托她舅舅代劳了。” “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交上一份圆满的扶贫答卷。”谢刚笑着接过话头。 相比丈夫,罗建英还是扶贫战线上的一名新兵,谢刚总是时不时地给妻子支招:如何与村民打交道、怎样做村民工作、扶贫资料如何完善等。每次听完丈夫的建议,罗建英便像学生一样认真地记录、努力地践行。 山村的夜晚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