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教育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地下工程监控量测课程培训包
基坑周围变形监测任务书
一、实习目的
通过监测随时掌握由于地下工程的施工引起邻近重要建筑物的沉降量值及其变形规律,以便及时调整施工参数,采取必要加固措施,确保邻近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
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在地下工程施工中邻近重要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变化量值及其发展规律,以便及时调整施工参数,进行必要的加固,确保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基坑周围变形监测是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监测实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丰富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坑周围变形监测工作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此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达到以下目的:
1、熟练掌握精密水准仪和经纬仪操作技能和保养检查方法。
2、掌握测点布置要求及埋设方法。
3、掌握观测记录的处理方法。
4、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实事求是,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实训内容
成立监控量测小组,进行某区间隧道施工引起的某建筑物沉降与水平位移监测。
三、实习时间: 1个月时间。
四、实习组织
四个班级共分成20个小组,每组7人,设指导教师5人,每组实习小组长1人,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安排及仪器管理工作,并对实习成绩的评定提供参考意见。组员要支持组长的安排,服从组长的分配,团员和班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实习队员要服从指导教师的各项安排,严格遵守实习纪律。
五、实习要求:
1、每人熟练掌握监测方法。
2、要保证观测精度,要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等有关规范的要求。
3、保证仪器和人身安全,每组组长要负起责任。
六、实习成果与考核
(一)成果
1、小组应交的资料:
①建筑物沉降与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②监测记录及报表;
③监测曲线;
2、个人应交的资料:实习报告一份。
(二)成绩评定
监测实训成绩定性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每个学生的实习成绩根据下列内容评定:
1)监测工作态度及操作能力。
2)观测记录完整准确程度。
3)保管和爱护仪器情况。
4)团结协作,克服困难,遵守纪律及出勤情况。
5)实习报告书写情况。
基坑周围变形监测指导书
一、测点埋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对于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对于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于4个。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布设及控制网建立要求类似于围护桩(墙)顶水平位移监测,所不同的是其监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的外墙墙角、外墙中间部位的墙上或柱上、裂缝两侧以及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少于3个。平面监测点可用红漆画在墙(柱)上,也可与沉降监测点共用,但要凿出中心点或刻出十字线,并对所使用的控制点进行检查,以防止其变化。
二、监测精度控制
水平位移监测一般采用经纬仪监测角度,钢尺或光电测距仪测量距离,或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对于高精度要求的监测项目,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或经纬仪;对中等精度要求的监测项目,可采用精度稍低的全站仪或经纬仪。
控制网中最弱边边长或最弱点点位的中误差应不大于相应等级的监测的监测点位的中位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规定,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见表1,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见表2。
表1 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表2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三、监测注意事项
沉降监测注意事项:
(1)监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范围之内,塔吊和露天电梯附近亦不宜设站。
(2)监测应在水准尺成像清晰时进行,应避免视线穿过玻璃、烟雾和热源上空。
(3)前后视观测最好使用同一根水准尺,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m,前视各测点观测完毕后,回测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虚拟现实技术导论 虚拟现实的概念 虚拟现实的概念.docx
- 徐行黄草编织工艺 教学类资料 6.1徐行黄草编织教学标准.doc
- 徐行黄草编织工艺 教学类资料 6.2.1黄草编典型教学过程描述.doc
- 徐行黄草编织工艺 徐行黄草编杯垫制作 3.1黄草编材料准备——任务单.doc
- 徐行黄草编织工艺 徐行黄草编杯垫制作 3.2黄草编杯垫制作——任务单.doc
- 徐行黄草编织工艺 徐行黄草编杯垫制作 3.3黄草编材料准备——项目教学目标.doc
- 徐行黄草编织工艺 徐行黄草编杯垫制作 3.4黄草编杯垫制作——项目教学目标.doc
- 徐行黄草编织工艺 徐行黄草编杯垫制作 3.7黄草编织工具——微讲义.doc
- 徐行黄草编织工艺 徐行黄草编杯垫制作 3.10 黄草编织基本流程——微讲义.doc
- 徐行黄草编织工艺 徐行黄草编杯垫制作 3.11 黄草编织基本流程——微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