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贺新郎
正义的力量
有一天,杨开慧来到周南女校, 听到一片哭声,一问,才知道是做童养媳的女学生袁舜英,因不堪丈夫的虐待,
投塘自尽,留下一封极为悲痛的绝命书。同学们念着,听着,不禁都哭了起来。如何对付这一事件,伸张正义?她带着大家去找毛泽东。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她带领大家马上行动,到大街上宣传,在校刊上揭露真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这一事件很快传遍了长沙全城,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公愤。
毛泽东 (-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他的主要著作收入 《毛泽东选集》(四卷 )、《毛泽东文集》 (八卷 )。
年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出席了大会,当选
为中央执行委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决定同国
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月至月,毛泽东在湖南从事党的工作,年底奉中央
通知由长沙去上海
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词正是这年月底作者离开长沙的时候写给夫人杨开慧的。这首词最早发表于年月日的《人民日报》 。
词 牌
词牌,也称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
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
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地发展产生
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
词牌便仅作为文字、 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 还标有异名,
或同名异调。
[整体 ·感知 ]
《贺新郎》以抒发离情为核心,写出了对妻子的深厚情意,但作者在词中又一
反传统题材中“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无奈与哀怨,摆脱了个人情感的小天地,在夫
妻间的离别忧伤情感中,融入了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忘我奋斗的高尚情怀和伟
大志向,从而把儿女柔情与深广博大的革命豪情结合起来,使个人的爱情得到了升
华。
[ 文本·精析]
阅读课文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答案】 “挥手从兹去”借用了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更改一字,点明惜别的题旨。“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化用柳永《雨霖铃》中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几句,写出了夫妻 (情人 )离别时痛苦的感情。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答案】 是在等候登车了,不免黯然。更何况还有一肚子苦水,长子犹在襁褓,次子尚不满月,这样丈夫便匆匆远行,怎能不“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呢?终于忍住了,所以“还住” ,这就更揪心。
.人有病,天知否?
【答案】 人在离别时产生的痛楚之情,上天会知道吗?此问所关涉的,一是词人对社会的焦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二是词人表达对爱妻的愧疚。“人”和“天”承应上句的“吾”和“汝”,以求得到杨开慧的进一步理解,为天下人谋幸福必须舍弃个人小家庭的儿女私情。
.重比翼,和云翥。
【答案】 这是词人对未来的期盼:将来我们会重新在一起像比翼鸟那样,直上云霄,展翅翱翔。这也是人间真情的写照,它表现了词人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写法·借鉴 ]
.写作特色
典 故
作者在写作中善于化用前人诗句与典故,如“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等就化用了李白、柳永的诗词名句,用极为简洁的语言,一下子将读者拉入一个离别的场景中,表现了浓浓的离别之情。
定义: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经典名句的统称。
作用:在写作中,恰当而灵活地引用、翻用一些中外典故,可以令文章更加生动活泼,为文章增色添彩。
.写法指导
在写文章时,运用典故应注意:
()要熟悉掌握大量典故,这样在需要时才能用得上。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
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典故。要避免创作时头脑空空,联想不到
有关典故。
()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意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而产生笑话,
影响意思表达。
()要注意典故的生命力。文章写出来是要给别人看的,典故运用是为了传达思
想,因此,不可把过于冷僻生涩的典故写进文章。
()要善于运用新鲜典故。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很发达,新闻事件众所周知,新
典故不断形成。至于亲友间诗词往来,双方把彼此间知道的“故事”作为典故用,也很有趣,可使诗词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迁移应用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无私奉献传美名;刘备“三顾茅庐”,猥自枉屈成帝业;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好学做圣人。每一个“三”的背后都有一段佳话,都是一段历史,也都是一方世界。请写一个片段,恰当运用这些典故。字左右。
【参考示例】
一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