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潜山茶产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张玉
“黄柏到塔畈,九十九道弯”。一首民谣唱出了上个世纪地处大别山南麓潜山人民的辛酸。三分田地七分山场的地形构造,衍生了潜山六大特色产业的多种经营模式,而茶叶,则成为潜山推动山区经济的重要引擎,茶叶产业的发展对潜山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做实做强茶业产业,促进潜山高质量绿色发展,关于潜山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产业结构、发展之路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一、潛山茶产业的背景和现状
潜山茶主要产于天柱山周边10个山镇,平均海拔400~800米,位于皖西南中部地区大别山腹地,海拔高,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唐宋时期,潜山茶就名扬四海,被列为贡品。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载:“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茶圣陆羽《茶经》记载:“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古时舒州就包括今天的潜山,名山出名茶,历经几个朝代至今,茶叶都享有较高的盛誉,王安石、苏东坡等名家均在天柱摩崖石刻留有品茗颂茶的诗句。
历史的荣光延续在现代,潜山茶叶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力,如今茶园总面积增加到12.01万亩,良种化率38%,位于安庆市之首。主要产品“天柱剑毫”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产量由当年的几十公斤发展到现在500吨,产值1.4亿元。全市绿色综合防控等示范点达到3.5万亩,全市认证茶叶绿色食品基地达4.5万亩,年产干茶2400多吨,产值3.2亿元。
作为安徽省十大茶叶产业县之一,潜山市连续六年将茶叶列入六大特色产业,每年安排12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并制定出台了潜山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几项政策,从基地建设、三品认证、清洁化加工到品牌建设,实现政策全覆盖,基地规模得到了扩大,加工能力得到了提升。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茶产业被市委市政府列为脱贫主导产业,至目前全市种植茶叶达到省发展标准的贫困村26个,种植面积24万亩。,全市茶叶总产达3400吨,产值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6.25%和7.6%。
茶产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潜山,仅采摘鲜草就能为茶农带来采摘收入一个多亿,而除草、施肥、修剪、加工乃至销售等都能带动大量山民就业,茶叶富民主导产业地位作用突出。目前,潜山59万人口中有12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3000多元。
独特的地形地貌,绝佳的生态气候,肥沃的宜茶土壤,优良的茶树品种,加上政府强有力的引导,造就了潜山茶产业的理想孵化摇篮,使其成为潜山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
二、潜山茶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虽然潜山茶产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产业实践基础,但是在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
目前,潜山茶叶有两个品牌商标,天柱剑豪商标和弦月商标。天柱剑豪是天柱剑豪茶业联合社持有,主要由市级龙头企业组成,股东权益120万元,是一个公共品牌。弦月品牌隶属于彭河茶叶合作社,幸福茶场为核心企业,也是一个公共品牌。两大品牌区域特色明显,在潜山本地美誉度高、成长性好。当前,虽然具有两大金子招牌,但是该品牌之下主推品种过多,包括毛毛月、云雾等等,缺乏专一性,众多品种混战江湖,文化概念缺乏,无法让人记忆深刻,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漩涡。市场上的消费者,记住的是茶的品类,却没有记住茶的品牌,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选择就是没有选择。由于茶叶品牌缺乏品牌战略规划,茶叶价值缺乏深度挖掘,品牌定位不清,加之茶叶企业在品牌建设、营销、广告等方面投入不足,许多加工企业质量意识差,包装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仍处于低成本、无序的场外竞争阶段,导致茶叶市场混乱,严重败坏了潜山茶叶的良好品牌声誉。潜山名优茶仍然局限于周边地区销售,市场主要在安庆本地,外地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重任。
2、茶叶种植零散,规模化程度不高
茶叶种植是以家庭承包为主,各自为政,清洁化加工比例不高,部分加工场所条件简陋,设备老化,茶叶品质不够稳定,缺乏集中有效的管理机制。茶叶种植是保证茶叶质量的第一道防线,因为缺乏规模化集中有效管理,导致茶农普遍缺乏茶叶种植专业技术、系统技术指导,茶园管理水平较低,施肥、施药、防虫、土壤保护等方面手段单一,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仍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严重影响茶叶的生长和品质,进而影响茶叶加工、销售等后续产业环节。此外,在加工运输过程中,对污染防治不重视,这不仅与绿色无公害茶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也给潜山茶叶市场的发展带来严峻的国内外竞争及挑战。
3、茶叶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条脆弱
目前潜山茶叶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集中度低,茶企小而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