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救济之基本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一章 行政救濟之基本說明 第一節 前言 「有權利,即有救濟(Ubi jus ibi remedium)」向來是法治國原則下的一個重要觀點 E. Schmidt-A?mann E. Schmidt-A?mann, in: Schoch/ Schmidt-A?mann/Pietzner (Hrsg.), VwGO, Einletung Rn. 55 ff. [Stand: Sept. 2004]. 而在公法領域中,人民之權益若受到公行政上之公法上違法或不當的侵害時,所進行之救濟程序,則為行政救濟程序,以與其他民事或刑事訴訟程序區別。然而,行政救濟程序的概念內涵,卻常有不同的面貌,因此,必須先行加以澄清,否則,以後在用語上若需要每每加以闡釋,不免造成說明上之窒礙。 第二節 行政救濟制度之體系 壹、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 人民請求行政救濟的目的,不外是排除國家違法或不當行為的干預,以及請求國家就前述行為所產生的賠償或補償責任的履行。就此,為排除國家違法或不當的干預所設計的制度,稱為「第一次權利保護」;而滿足人民對於國家的賠償或補償責任請求的制度,則稱為「第二次權利保護」 「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間是否具有優先順序之關係,向來為相關問題中最具實益者。就此,一般認為人民如本得藉由「第一次權利保護」(訴願或行政訴訟)相關程序排除違法侵害避免損害發生,卻故意仍讓損害發生,則不得任由人民再行提起「第二次權利保護」(國家賠償)。否則,將造成訴願或行政訴訟的申(聲)請期間之規定形同具文。 「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間是否具有優先順序之關係,向來為相關問題中最具實益者。就此,一般認為人民如本得藉由「第一次權利保護」(訴願或行政訴訟)相關程序排除違法侵害避免損害發生,卻故意仍讓損害發生,則不得任由人民再行提起「第二次權利保護」(國家賠償)。否則,將造成訴願或行政訴訟的申(聲)請期間之規定形同具文。 所謂「第一次權利保護」之概念,主要包括訴願及行政訴訟程序,其他尚有相關訴願先行程序或相當於訴願程序,亦屬於此。前者例如:稅捐稽徵法第35條的複查;後者例如:公務人員保障法第25條以下的複審程序者。而「第二次權利保護」之概念,主要是指國家責任之部分,包括國家賠償與損失補償程序二大部分。 但是這邊特別要注意的是,雖然國家賠償制度,明顯屬於公法事件,理當由行政法院管轄。但是,在2000年施行的新行政訴訟法前,只有撤銷訴訟一途,沒有規定公法上金錢給付適用的訴訟類型,所以,國家賠償法第11條與第12條,才會規定要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而類似國賠事件明顯屬於公法事件,卻經由立法的途徑交由民事法院管轄的其他公法事件,還有社會秩序維護法、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等。當然,與國賠事件相同,相關法律之所以如此規定,均是因為當初行政爭訟法法制未備所不得以之便宜方法,然而,在現在行政爭訟法制以粲然大備之時,相關公法事件似應盡快修法回歸由行政法院管轄,以維持各法院間審判權劃分的一貫性。 圖一: 行政救濟程序 行政救濟程序 第一次 權利保護 第二次 權利保護 訴願先行程序 訴願及相當訴願程序 行政訴訟程序 國家賠償程序 損失補償程序 貳、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之救濟 行政救濟是指人民向國家機關請求權利保護的相關制度而言,理解上不可認為是與司法救濟相較,而僅侷限在行政體系內的救濟程序,正確的認知上,應該是包含內部的行政救濟與外部的司法救濟制度的總和。因此,行政救濟的管轄機關,除了行政機關以外,尚包括司法機關,不可不辨。所以,上述所稱的「第一次權利保護」制度中,尚可依據管轄機關為行政機關或是司法機關,而進一步在做以下的分類。 一、行政機關之部分 就此,又可依據行政救濟程序中,有無一定之法定方式或程序,以及得否向司法機關表示不服,而可分為「非正式的行政救濟程序」與「正式的行政救濟程序」 陳敏 陳敏,《行政法總論》,2004年四版,頁。 (一)非正式之行政救濟 係指法律上並無明文規定,或縱有明文規定之相關程序,但是,受理機關對於人民之請求,原則上並沒有一定的處理程序,人民對於受理機關之決定,也無從再行不符而向法院體起訴訟。例如:憲法第16條所指的「請願」,或行政程序法第168條的「陳情」,均屬之。受理機關並不具有必須依其聲請而為實體決定的義務。 (二)正式之行政救濟 其係指人民因自己之權益遭受行政機關公權力的侵害時,依法得向受理機關請求保護,受理機關則必須依法於一定期間與一定方式為必要的處置;並且,原則上人民對於此一處置若有不服,進一步更可向司法機關請求救濟。從階段分類上,可以區別為訴願先行程序、相當於訴願程序以及訴願程序。訴願先行程序在實務上種類頗多,並散見於個別行政法規之中。例如:前述稅捐稽徵法第35條的複查程序。相當於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