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的成语有些
关于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导语: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不是别人给予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的。才能主要勤奋是不可猜疑的。关于学习的有哪些,下面由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2、憎爱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3、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4、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5、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6、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7、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8、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9、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10、自吹自擂:擂:打鼓。自己 ___,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11、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12、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3、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14、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5、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16、一无可取: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
17、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18、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19、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0、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2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2、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3、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4、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25、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26、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27、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28、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29、以一知万: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30、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31、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释义】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___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 ___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释义】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