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单元检测.docx

泉港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单元检测.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专题四单元检测 1.近人陈伯熙记载,往者中秋节投赠之主要品为月饼,今则已不拘何物,第相尚奢。送礼仆役之负挟于途中者除威士忌、白兰地、板鸭、火腿而外,月饼、果品现殆不见其百一焉。?此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 A.百姓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传统节日被赋予新的内涵 C.人们逐渐接纳了西方文明 D.请客送礼败坏了社会风气 2.?上海外滩曾经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这里聚集着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各大金融机构,这些建筑构成了著名的“万国建筑博物馆”。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C.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 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3.?1902年9月7日的《大公报》记载了天津翰淑琪和张淑德举行婚礼的有关情况,宣称这一婚礼“参?用东西各国礼仪.将中国旧有之恶俗删除大半”。这反映了?( ?). A.维新思想传播使社会习俗巨变 B.洋务运动传播了西式生活习俗 C.晚清时期的社会习俗新旧秦陈 D.近代中国新式婚姻已成为潮流 4.?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屏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 ) 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 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 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 项目 年代 1967~1976年 1977~1986年 1987~1996年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8.8% 12.66%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23.5% 15.5% 13.9% 学历 11.?7% 12.6% 25.3% 5.下表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这表明( )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C.西方文化影响婚姻习俗 B.时代发展影响择偶标准 D.家庭社会因素不断下降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多彩。这种变化体现出( ) A.外来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冲击 B.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 C.政治制度决定服饰取向 D.爱美实用是人们的天性 7.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载:“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对材料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 A.修建铁路阻碍了当地经济的的发展 B.近代交通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的就业结构 C.铁路的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的近代化 D.列强争夺筑路权便于西方国家人侵 8.201江苏盐城时杨中学高一期中)黄遵宽(184-1905年)在一首诗中写道钟声一及时,顶刻不少留,量有万物柁,动如绕指柔。”此诗反映了当时(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近代通讯事业的传人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 C.大众传播媒体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西方服装和礼仪的传人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9.1906年2月17日.《大公报》报道:“本月二十三日(阴历,阳历为16日)为电车初次开车卖.....该电车往来次数甚密,搭客甚多,道旁观者如堵。”这一新闻发生于( ) A.天津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10.近年来,在“低碳出行”的倡议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宠。但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当时许多人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好人不坐电车”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 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已传人②旧思想观念依然浓厚③交通运输业逐步近代化④中西文化冲突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 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听见别人喊他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12.1840年前,中文报刊所载“关于宗教之事,居大半”;而19世纪

文档评论(0)

177****89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