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成长与农村社会学的发展.docxVIP

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成长与农村社会学的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成长与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社会学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学科不断成长壮大,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正在愈益增强。与此同时,这一学科也表现出日渐成熟的特征。在中国社会学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学是做出重要贡献的分支应用领域。无论是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的学术取向,或是追求主体性和自觉性的学术根基,还是承当民族生存和国家命运责任的学术立场,农村社会学的贡献是独特的和难以比拟的。当代农村社会学继续秉承了社会学先贤的事业和志向,并坚持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的学术理念。面对已经到来的新型城镇化、城乡社会变迁、城乡关系调整的新阶段,农村社会学和整个中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将进一步凝练和提升,以往西方社会学的话语支配地位将持续弱化并面临终结,从而真正迎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学派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的学术贡献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4-0101-09 中国社会学迄今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曲折艰辛和持续进步,这一学科也不断成长壮大,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正在愈益增强。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学也表现出日渐成熟的特征。其中最为重要的特征,莫过于这一学科的学术基本共识的形成和确定,我们甚至可以视之为学科成熟性的主要标志。在中国社会学走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学是做出重要贡献的分支应用领域。无论是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的学术取向,或是追求主体性和自觉性的学术根基,还是承当民族生存和国家命运责任的学术立场,农村社会学都做出了难以比拟的独特贡献。当代农村社会学继续秉承了社会学先贤的事业和志向,并坚持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的学术理念。面对已经到来的新型城镇化、城乡社会变迁、城乡关系调整的新阶段,农村社会学和整个中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将进一步凝练和提升,以往西方社会学的话语支配地位将持续弱化并面临终结。 一、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成长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学开始起步,目睹了民族和人民经历的沉重灾难和无数艰辛,也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经历了万千磨砺和难以言喻的曲折跌宕,而今终于步入佳境并且成就辉煌。在对中国社会的实际观察和深入研究中,中国社会学研究者持续推动着学术的成长,这一学科的成熟性标志也日趋清晰,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即在于学术基本共识的形成和确定。在中国社会学的学术取向、学术根基和学术立场等重要方面,都贯穿着这种基本共识。 1.学术的取向:社会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本土化和中国化作为中国社会学的学术取向,其确立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者首先遭遇了两大基本关系——中西关系和古今关系,社会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正是中国学者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做出的选择。事实上,中国社会学在早期发轫过程即经历了理论上的重大转变。在当时,社会进化论是进入中国最早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源自于影响巨大的生物进化论。“在19世纪末,有人在杰出人士当中作过民意测验,以确定19世纪最有影响的10本书。结果显示,惟有《物种起源》出现在所有书单之中。”[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316页。赫伯特·斯宾塞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物种进化规则推广到了社会领域,形成了社会进化论。一定意义上说,生物进化论对于社会学学科的诞生极为重要,这一理论推动了“知识界和社会上的争论”,正是在这种环境中“社会学才作为一门有自我意识的学科诞生,因此关于社会秩序的概念深受生物学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3页。 社会进化论对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冲击一度是颠覆性的,它曾经彻底改变了中国学者观察和分析社会即历史的眼光。梁启超如是认为:“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也;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政治法制之变迁,进化也;宗教道德之发达,进化也;风俗习惯之移易,进化也”。故而凡“鉴观既往,熟察现在,以图将来”,无不以“进化之大理以贯通之”。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第18-19页。严复也主张:“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治化极则”。严复:《论世变之亟》(1895),参见《严复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1页。然而,仅仅十余年之后,中国学者的观点再次发生了颠覆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