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宋代离别词中典型动物意象
摘 要:“离别”这个主题在中国文学界一直绵延不绝,在离别词中,有几类动物意象常常出現,本文对在送别词中出现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经典动物意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离别词与动物意象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五种经典动物意象,阐述它们各自的源头、形成过程以及在宋词中的具体表现方式。
关键词:宋词;离别词;动物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2
一、动物意象与离别词
意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1]。意象具有概念性的“意”和形象性的“象”两个内涵。“意象”必定是承载着哲理或者象征意义的审美范畴,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也是诗词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的选取范围很广,其中,自然界中的动物意象因其与人类生活联系的紧密、与人类相似的习性成为诗词中的常客,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人生态度。
“多情自古伤离别”[2],离愁作为一种内敛的情绪,不若愤怒、悲痛这些情绪一般喷涌而出,而是通过婉转和压抑的方式来体现,这就与诗词含蓄的表达方式不谋而合。其中,宋词拥有自由开放的结构和广阔的主题,加之宋代文人细腻感伤的审美情趣,使得宋代的离别词拥有非凡的感染力。离别词的范围颇为广泛:以离别为核心,在这外延也涉及到对故土的怀念、对恋人的相思,以及引发的对人生的哲思等等。在这些离别词中,动物意象的运用是独具特色的一类,因而本文选取五个典型动物意象进行探究。
二、宋代离别词中典型动物意象探析
1、杜鹃
杜鹃鸟,又称子规、布谷鸟、杜宇等。在上古时期就有关于杜鹃的神话传说。北宋《太平御览》有记载:“望帝使鳖冷治水而淫其妻,灵还,帝惭,遂化为子规,杜宇死时,适二月而子规鸣,故蜀人闻之皆曰:‘我望帝也’”[3]。这个传说流传甚广,后世的人们都把杜鹃看作望帝的转世,使得这种鸟带有了神秘的悲凄色彩。张潮在著作《幽梦影》中写道:“物之能感化者,在天莫若月,在乐莫若琴,在动物莫若鹃,在植物莫若柳”[4]。杜鹃的哀婉形象不仅是因为神话传说,也源于其自身的一些特征。杜鹃好鸣,啼叫昼夜不止,音色哀婉凄切,先民认为杜鹃会一直鸣啼至出血才停止,但这其实是人们赋予杜鹃的一种想象。杜鹃鸟喙部为鲜红色,在啼鸣之时肉色时隐时现,人们误以为是啼叫所致的鲜血。这些都使得杜鹃鸟形成以悲情为主的文化意蕴。
在文学中,杜鹃的出现最早源于《诗经》,在《小雅·桑扈》中有“交交桑扈,有莺其羽”之句。唐代诗人李白把杜鹃的意象内涵拓展开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直接用杜鹃渲染离别的氛围。在宋词中,杜鹃意象被更加具体地运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的《鹊桥仙·送粉卿行》详尽地描绘了稼轩送别其女侍粉卿的细节: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5]
杜鹃的鸣叫声急促婉转,一鸣即四声,自高至低,再曲折向高处,最后归于沉寂。这种旋律听起来就像人声的 “不如归去”。辛词借杜鹃之声兴咏,以烘托赠别之意,精妙地烘托了离别气氛。在他的另一首诗《婆罗门引》中,有“落花时节,杜鹃声里送君归”之句,给人哀而不伤的淡淡惆怅之感。
2、猿
猿是一个延续多年的物种,在文学中的浪漫意象的营造始于《楚辞》,在屈原的《九歌·山鬼》中,有“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鸣”之句。猿夜雨独吟的图景渲染了后文“思公子兮徒离忧”的气氛。此后,猿声由弱转强,东晋出现了关于猿猴的神话传说。在干宝的《搜神记》中记载:“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遂至家……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哀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6]。“断肠猿”传说在当时影响颇大,这使猿意象突破了“哀怨”的情感范围,带有了悲痛甚至“断肠”的浓烈感情色彩,对巴东地区的地域文化有很大影响。南朝盛弘之的《荆州记》有民间歌谣咏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至此,猿意象已经被丰富扩大,与巴山、雨夜、相联系,成为一个典型的组合意象群,被文人运用在诗词之中,尤其频繁地用来表达别离相思的感情。
在宋词中,“猿”意象的运用也颇多。南宋白玉蟾的《菩萨蛮·送刘贵伯》描绘了一幅月夜送别的图景:
阁山云冷风萧瑟。野猿啼罢蟾光白。听彻太清弦。断肠云水天。金陵君此去。秋入蒹葭浦。兴满即回辕。明年二月春。[7]
白玉蟾的社会身份是一名道士,同时作为文学界的一位“才子”,他的词作也别有特色。作为一个出世之人,理应“忘情”,但内心的情感又无法抑制,于是悲苦之情只能通过断肠之声来表达,以此来描述不可言说的感情。在这首离别词中,没有直借描写出送别的二人的言语或神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公司完整版审批权限表.doc VIP
- 2025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1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马自达-马自达6阿特兹-产品使用说明书-马自达6阿特兹 2.5L蓝天尊崇版-CA7250ATE4-MAZDA6ATENZA用户手册.pdf VIP
- 泡泡玛特简介.pptx VIP
- 马勒第一交响曲(钢琴版)第3乐章.pdf VIP
- 西门子断路器3WL操作手册.pdf
- 《产业园区投建营数字化平台建设指南》.pdf VIP
- 00015 《英语(二)》高频 100 题.doc VIP
- 2024年一建管理真题完整.docx VIP
- 中医面诊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