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装饰艺术 六朝盛行忍冬纹与“唐草”纹 6魏晋南北朝- 1.docVIP

传统装饰艺术 六朝盛行忍冬纹与“唐草”纹 6魏晋南北朝- 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纹样库 《中国工艺1000例》 【魏晋南北朝】 魏 公元220—265 蜀 公元221—263 吴 公元222—280 西晋 公元265—317 东晋 公元317—420 南朝 公元420—580 北朝 公元386—581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战争最频繁的时期。东汉灭亡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持续了60年左右。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西晋,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入侵中原,西晋317年灭亡,中原世族南逃,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随后又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与北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划淮对峙,史称南朝。317年西晋灭亡后,中原出现了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割据政权,连年混战、社会动荡,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439年拓跋珪统一北方,史称北魏,北魏于534年分裂为东、西魏,后来北方代替东魏、北周代替西魏,577年北周灭北齐,北方统一,从北魏到北周,史称北朝。魏晋南北朝由于战争四起,加速了人口的南北迁延,促进了文化上的交流,工艺美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一定发展。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我国工艺美术已经开始进入了瓷器时代,瓷器开始成为人们生活器皿中一个主要的品种,出现了最早的瓷器——青瓷。此时青瓷分南北两大系统,南方以浙江为中心,北方以河南、山东、河北为中心,南方青瓷有一定的区别,如南方瓷秀丽,北方瓷浑朴;南方瓷轻巧,北方瓷厚重;南方瓷含氧化铁较多,北方瓷含氧化铝、氧化钛较多;南方瓷釉色清脆,北方瓷青中泛黄,等等。青瓷的造型多种多样,主要有壶、樽、罐、碗、盘、杯、瓶等。青瓷的装饰方法十分丰富,有压印、刻花、堆贴、塑饰、釉彩、刻画花纹等。装饰花纹有朱雀、辟邪、仙佛、莲花纹、忍冬纹、连珠纹、网纹、菱格纹、波浪纹等。此外,还出现了黑瓷,虽然此时的黑瓷并没有达到完全纯黑的程度,但它的出现,丰富了瓷釉的色彩,意义重大。 由于统治阶级喜欢金银器物,促进了金银器物的发展,如长沙黄泥塘出土的双鸟纹金饰等,都十分精美,制作精巧。 魏晋南北朝的漆器制作规模与数量不如汉代发达,但在制作工艺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创造了斑漆。所谓的斑漆是用几种颜色漆交混而产生斑纹的一种漆器,有时也用单色漆显示出不同的深浅斑纹,遗憾的是搬起到目前为止仅见于文献记载,未曾有实物流传下来。此外,绿沉漆也是此时的新产物,色深沉静穆。魏晋南北朝之前的漆器基本上都是以红、黑两色为主,鲜有其他色彩,而绿沉漆的出现,标志着髹漆工艺在调色技术上的新成就。 灰陶五联罐 三国吴 高22cm,口径8.6cm,底径12cm,安徽省博物院藏 灰陶兽 西晋 高23.5cm,身长31.5cm,河南省博物馆藏 灰陶女俑 南朝 高37.5cm,南京博物院藏 这件陶俑1960年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墓,大约是5世纪时期的作品,属于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女婢形象,其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她那不同寻常的发式。她那又高又大的双环发髻,显然是运用了假发,对于我们了解南朝时期妇女的服饰和审美趣味有重要的价值,同事也是一件独具艺术魅力的小人型人像雕塑。 彩绘陶马及牵马俑 北魏 俑高19.5cm,马高19.5cm,长30cm,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作品1975年出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早期鲜卑墓葬,表现的是一个马夫与马的形象,马夫头戴风帽,身穿紧身衣,腰间束带,脚穿长靴,两臂举于胸前,双手作持缰牵马状。身后一马低头站立,颈间系铃,身上有马鞍。马夫与马略涂白粉,施以红彩,造型朴拙大方,颇有神韵。 彩绘陶牛车 北齐 牛高22.6cm,车高29.1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彩绘陶骑马文吏俑 北齐 通高37.7c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彩绘陶骆驼 北齐 高29.1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乐舞纹黃釉陶扁壶 北齐 高20cm,口径4—5cm,底径6—9cm,河南省博物馆藏 莲瓣纹釉陶灯 北齐 高50.2cm,口径18cm,座径20c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青釉熊灯 三国吴 高11.5cm,口径9.5cm,底径15.5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青釉虎子 三国吴 高16cm,口径4.8cm,长20.1cm,宽11.8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虎子是一种盛器。口部似张口的虎首,背有提梁,圆腹,下有四足,因其形如虎,故名。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一说是水器。六朝时墓葬中常见,均为青釉。此虎子通体施青釉,光泽滋润,有细开片纹。中间束腰,有兽形提梁。兽首昂起,张目眺望,身躯弓起,四爪有力,尾巴向下弯曲。腹部一侧横刻“赤鸟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