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早二叠世几种科达种子及古气候意义.doc

甘肃金昌早二叠世几种科达种子及古气候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金昌早二叠世几种科达种子及古气候意义 华一帆,王雪莲,黄若寒,徐仁辉,李朴,刘洋,孙柏年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记述了甘肃金昌地区早二叠世晚期三种科达种子化石:金昌石籽{Carpolithus jinchan^ensisX.F.Hua et X.L.Wang sp.nov.)、三稜籽(未定种)(Tri^onocarpus sp.)和小双核籽 (Tobleria minor).金昌石籽顶端具有明显的尖喙,基部微圆并且具有珠孔;三稜籽(未定种) 顶部具三个尖端,基部呈倒三角形;小双核籽具有双核并列的外部形态,核部具有纵纹。 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鉴定,并与国内外报道的相关种属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后,进 一步对其分类进行详细的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区裸子植物种子的鉴定,提岀金昌 地区早二叠世晩期主要为温暖湿润的气候,但在聚煤作用发生之前经历了短暂的干旱期, 并且推测该区当时的科达类种子较为繁盛,发育程度较高,当时的古环境适于科达类植物 的生长。 关键词:古生物学;古气候;早二叠世晚期;科达类种子;甘肃金昌 1.引言 晚古牛代时,我国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早期主要处于无季节性分化的热带雨 林气候,二叠纪早期总体上变为具有季节性热带气候,并出现气候分异现象,但 到二叠纪晚期,则出现逐渐变干旱的趋势,形成了亚热带干旱或半干旱气候特征 [2]o晚古牛代植物地理分区在泥盆纪至早石炭世还不明显,晚石炭世后,植物地 理区系一般可分为四区:热带■亚热带植物区、温带植物区、欧美植物区以及冈 瓦纳植物区。“叩4】甘肃金昌人泉■红泉的晚古牛代地层因发现华夏植物群的典型 分子而引起了关注凶。2015年8月,作者同兰州大学古牛物学与地层学研究所成 员对该区植物化石进行了重点采集,采集到大量保存完整的植物压型化石,其屮 包括本文研究的科达种子化石。 科达类植物是已灭绝裸子植物的一个重要类群㈤I。科达植物树干高大,在 茎轴上,叶呈条带状,呈紧密螺旋状分仏叶具有直线脉络冋。科ik(Cordaites) 化石被发现于全球各地的石炭纪地层屮⑶。科达类植物大部分发现的是不完整叶 片,部分情况下也能找到叶尖或叶基化石,研究较为广泛的当属科达营养枝和牛 殖穗[1536],对其种子的研究还较少。根据保存较好的种子表面的纹饰【⑺、种皮厚 度及种皮表面角质层等,均可以反映当时的温度、湿度等气候信息,对恢复古气 候、古环境特征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u,J2Jo 2.地质地理概况 甘肃金昌位于河西走廊屮部(图1),靠近龙首山。龙首山呈W?NW向延仲, 东段出露晚古牛代地层,由老到新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 组,小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和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二叠系内均为整合接触,二 叠系与下伏的部分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上覆三叠系西大沟群也均为整合接触以役 本文所采集的化石主要产自下二叠统山西组第一和第二岩性段(图2),化石采集 点位于大泉■红泉地区。 图1甘肃金昌地质地理概况图 FigJ Locality of fossils in Jinchang, Gansu Province 大泉剖面山西组第二岩性段岩性为灰白色、浅黄色含砾粗砂岩及石英砂砾 岩,夹灰黑色泥岩一?层,岩层厚度为8.8m;位于红泉的山西组第一岩性段岩性 为浅黄色薄层细砂岩,上部为砂质页岩,岩层厚度为3.4mnio两处岩层表而因 长期眾露在地表风化较为严重,表层化石保存较差,而岩层内部化石保存完整, 在砂岩屮所采化石一般风化较为严重,保存不够完整。本文选取保存较好并且 典型的石籽展(Carpolithus)、三稜籽(Trigonocarpus}和双核籽^(Tohlerid)进行 详细的研究分析。 图例 H细砂岩 石英砂砾岩 H泥岩 泥质粉砂岩 [5]植物化石 图2化石产出层位柱状图^3 图2化石产出层位柱状图 3 ?材料及研究方法 本文所研究的科达种了化石分别为:石籽属(Carpolifhus)、三稜籽属 (Trigonocarpus)和双核籽属(Toblerici)(表1)。所有化石用索尼DSC-TX55数码 相机拍照,部分化石置于Leica MZ12.5立体显微镜下放大观察,并利用数码相 机的超微聚焦功能对其细节形态特征进行了拍照。由于其角质层不易剥离,因 此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化学处理: 先用小刀将所采集的化石表面的碳膜轻轻刮下,放入然料试管屮,用蒸憾 水浸泡约30分钟后,加入10%HCl溶液浸泡4?5h后移出,蒸馅水离心冲洗至 屮性后浸泡于盛有50%HF的塑料试管小浸泡4-5h后移出,继续用蒸锚水离心 冲洗至屮性后置于舒氏液屮,等到碳膜颜色由黑色变为淡黄色乃至无色透明状 吋将其移出,继续用蒸憾水离心冲洗至屮性后滴入氨水进行分离,继而滴入染 色剂染色,然后用甘油制片进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