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五柳先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五柳先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0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人物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了解人物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学习难点: 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二、预习检查: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识记字形。 性嗜酒( shì ) 箪瓢屡空( dān ) 晏如也 ( yàn ) 黔娄 ( qián )( lóu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zī ) ( chóu ) 衔觞赋诗( shāng ) 欤( yú ) 2、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翻译。 (1)、解释下列词语: 何许:什么地方 因以为号焉:就 亲旧知其如此:亲戚朋友 或置酒而招之:有时 造饮辄尽:往、到; 冰 期在必醉:期望 曾不吝情去留:竟不 环堵萧然:空寂的样子 箪瓢屡空:经常是空的 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颇示己志:稍微 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 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 俦:辈、同类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他却安然自若。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三、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完成表格) 明确:号的由来: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四、合作讨论: 一、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介绍东晋的历史背景:政治动荡,社会黑暗,讲究门第,等级森严,追名逐利,醉心于富贵,官场充满了虚伪和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 (1)好读书:不求甚解。 如何理解不求甚解? 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教师小结:读书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不是追求名利。 好饮酒: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释怀和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自然的体现。 好著文章:自娱。 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又是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体现。 五、探讨品味语言。 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9个不字: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 “曾不吝情去留”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六、拓展延伸: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七、课堂小结:文学大家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八、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 九、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自主练习。 十、板书设计: 五柳先生 读书 不慕荣利 饮酒 率真自然 著文 安贫乐道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常识,所以前面环节的“导入”、“读”两环节开展比较轻而易举,不过后两个“说、拓展”环节已进入了探究的层次,所以必须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和相关材料的展示。 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课前我让学生做了朗读、解决字词工作的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基本内容。眼前的学生在学习中犯有不深入文本、学习应付被动的劣性,况且一贯对文言文学习有畏难心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预习、习题巩固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可以说学习经常是临时突击,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的认知及感悟能力是有限的。 《五柳先生传》效果分析 本课执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