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教学反思复习过程.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 基本形体切割反思 本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中,先由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基本形,然后复 习基本形体,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 观察物体与基本形体的关系, 理解艺术与生活 的密切关系。 通过分析“凯旋门”与立方体的区别前,我对于凯旋门做了详细的介绍,学 生了解了凯旋门的有关资料。通过分析“凯旋门”与立方体的区别,学生能够回 答出“凯旋门”是在立方体的基础上,切挖一个圆柱形体和一个长方体,从而引 入详细的介绍“切”和“挖”的概念。我采用积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很直观的 观察到了什么是“切”,什么是“挖”,帮助学生总结出了概念。在这个环节, 学生通过观察, 理解概念, 认识了一个物体与基本形体必然的联系, 一个物体的 形体是有基本的形体变化而来的, 从这个联系上, 学生能够体会到: 艺术源于生 活,生活即艺术的演示,进而理解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圆凳的分析理解, 我在课堂上演示了由一个圆柱体变化为一把圆凳的 切挖草图的演示, 让学生体会了草图切挖的艺术魅力。 然后让学生思考除了这种 方式可以体验切挖以外, 体验切挖的方式还有哪些, 学生能够通过很多种方式来 体验切挖,比如在彩泥上,在萝卜上、在红薯上、在土豆上等等。在切挖体验的 前期,我着重强调了关于安全用切挖工具的问题, 交待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 要把左手放到切挖工具运动的方向, 安全起刀。不要随意走动, 以免推碰到别人, 以免发生意外。 在学生做切挖体验过程中, 我在教室巡视学生情况, 指导学生, 学生得到训 练。在课堂的展示环节,我请些学生向大家介绍:我用的是 材料,我先把它 做成 形体,经过 (切挖的过程),看到现在的形体, 使我联想到 。 从某种程度上,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点的集合 装饰他们的建筑; 点彩派画家能够用色点来表现耀眼的阳光; 现代派画家用 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点的有序和无序排列的美 感。 作为预备年级的学生, 他们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果单从知识方面 入手,势必会造成枯燥康定斯基说: “点是最简洁最坚强的主张,因此点是绘画 最初的要素。” 古希腊人喜欢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乏味。 其次学生的好动心很强, 在广泛的 点的集合的作品中,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绘画作品形式进行创 作,从而体会点的无穷韵味。 3 、远去的路反思 对本节课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特别是让他们举例说明时, 发言积极 踊跃。但是当将要把理论表现在图画本上时 60% 的学生表现出不知如何动笔, 即使动笔也是将透视现象画错。 于是我将如何画平行透视又讲一遍, 但还是有十 几个学生表现错误,可见,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跟不上脑力。 综合本课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尽管学生的课堂上也能说出来这些相关的内容, 但都只局限于课本, 只是表 面的浮浅, 预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不够, 所以我认为 比较简单的视平线这个知识点, 学生理解得不是太好, 也可能是受了书上的那个 定义的影响, 学生认为视平线只是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