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言
福州茶亭的 “十番音乐”是 2006 年国务院国发出〔2006〕18 号文件公布的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音乐”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音乐,产生于元代
以前,一直保留至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但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
响,给民间传统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十番音乐”因其缺少有效的经济来源而缺少
继承人,目前有可能出现消亡的危险。
本文将从“茶亭十番”传统音乐为案例对象出发,通过调查、采访、对比分析等形
式,深入的介绍了 “茶亭十番”音乐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剖析了 “十番音乐”历
史的文化价值、艺术学术价值、社会经济价值。陈述“茶亭十番”传统民间音乐从兴盛
到衰落的过程及传承和保护的情况。并针对如何有效的传承和保护“茶亭十番”提出了
自己的建议。
一、 福州“茶亭十番”起源及发展
(一)“茶亭十番”音乐的名称
茶亭十番音乐又称 “十欢”、“十番”、“叶欢”。因为福州十番音乐历来最聚集、最
繁盛的地方在茶亭一带,惟有茶亭的“十番”,被福州的百姓公认为十番音乐的“正宗”。
“十番”名称的来历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福建别称“闽”,“闽”与“番”意思相
近,为十种闽乐器演奏称“十番”;有的认为,按清朝乾隆年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番
者更番之谓”,应是多件乐器轮番演奏而得名;还有的认为,福州话 “番”与 “欢”同
意,“番”由“欢”所演变,取欢乐之意来命名。
传统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
清鼓等十种。随着十番音乐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又加进了笙、木鱼等乐器。
1
(二)“茶亭十番”音乐的历史起源
关于福州十番音乐的历史起源,相传在宋代以前,南门至洋头口的驿道有一位僧人
化缘,为南来北往的行人建立凉亭,整日煮茶施舍行人,久而久之,过往行人均乐于休
憩于此。明、清以后,民居发展,渐趋繁荣,衍成街市,也即是现在的茶亭。福州民间
盛行舞龙灯,舞龙时这种用来伴奏的打击乐逐渐分化出来,成为单独演奏。演奏时,使
用的乐器有狼串、大小锣、大小钹等五件。在元宵踩街、迎神赛会、婚丧寿喜时敲打一
番。当装点仪式还显得单调感到不满足时,便考虑加进管弦乐器,包括笛子、逗管、椰
胡,同时加进了清鼓、云锣。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种管弦乐器多用双数,即双笛。
双管、双胡。这时所用乐器已有十种,乐队规模基本成型。
(三)“茶亭十番”音乐的发展历程
福州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在茶亭,它最早形成流行于城市,并逐步向周边农村及福州
的五区、八县。还流传到宁德、建阳、南平、古田、福安、柘荣、霞浦。清朝乾隆年间
是其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据著名茶亭十番老艺人许大顺(小名牛仔师)说: “相传乾隆四
十年(1775 年)元宵,茶亭的十番班社曾参加在南校场(今福州五一广场) 的演奏比赛,并
大获盛誉。”
十番音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讲究。主要是应用于迎
神赛会和百姓婚丧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动中。十番音乐的曲牌大多取材人与自然社
会的关系,体现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故事。
十番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是在民国年间。在民国 16 年(1927 年),福州仓山下渡尾
迎“三圣王”庙会,前来参加演奏的十番班社竟多达五十余班。民国 11 年(1922 年),福
州茶亭“鹤鸣皋”班赴香港,为庆贺英国女王加晚演出。民国 20 年农历三月廿五,“三
听月楼”班赴港及新加坡演出。 近代多个十番民间乐团多次赴港澳台进行交流演出。
2006 年 5 月 20 日,福州茶亭十番音乐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二、 “茶亭十番”音乐的现状
(一)政府法律法规保护工作执行力度不够
在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开展民间传统文化抢救工程的通知后,福建省成立了民间
文化学会,吸纳福州民间乐团成为会员,在福州十番音乐申请通过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后,福州市政府政府拨出专款 5 万元给福州市民间乐团,专门用于对福州民间
乐团的抢救、发展福州十番音乐的经费。在一时之间福州十番音乐红极一时,在文化部
门的组织下,他们通过民间交流的方式组团去过香港交流演出,去过台湾马祖授课等。
但时间不长,在福州市政府及文化部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东南大学vlsi设计基础数字集成电路_2016vlsi1-课程介绍for mooc.pdf VIP
- 医美网络咨询与沟通(医美咨询师课件).pptx
- 2025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社招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打印】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词汇表.pdf VIP
- 液化气体钢瓶充装前后检查及充装记录.doc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新定义题型:集合下的新定义(四大题型)学生版+解析.pdf VIP
- 科室医疗质量自查工作制度.docx VIP
- 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pdf VIP
- 广州市公务车维修项目工时费明细表.pdf VIP
- 内蒙古自治区点石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联合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