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正式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及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 重点:如何认识现代交通和通信事业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交通与通信事业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诸多问题。 【合作探究 】 1、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清末 民国 1、最早铁路: 19世纪 70年代外商修建的铁路; 2、中国铁路诞生标志 :19 世纪 80年代初铁路; 铁 3、中国人主持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 1906年竣工的 路 ; 4、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时期: 1、20世纪初 ( ) 公 开始出现汽车; 公路交通发展缓慢。 路 2 、中国的第一条公路: 1906年修建的至 民国时期,各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轮船进入我国, 大口岸涌现出 水 垄断了中国的水运业; 一 批 轮 船 公 运 2、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 1872 年李鸿章在司,推动了中 上海创办的 。 国水上交通业 的近代化。 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 航 我国民航业拉开序幕标志: 1909年,旅美华侨 制成中国 空 1920年 航线开通 第一架飞机 电 1、 1871年丹麦公司擅设电报线到上海,设立报房;  。 新中国 1、新中国建立后,建成 和等铁路。 2、“九五”期末中国铁路 总里程亚洲,世界第; 3、2006年,通车,更使铁 路网络覆盖了大陆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4、新中国在方面有很大进展。 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机车。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 ( ),建立全国公路网 1、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统 一管理; 2、改革开放以来, 远洋运 输队的船只总吨位位居世界; 3、全国内河航运最为发达 的 是 ; 4、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 大港。 1、建国初期民航发展受限 2、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成世界民航大国 1、 后,逐渐形成全国电 报 2、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9世纪 70年代在 架设; 讯网络 3、早期无线电报局: 20世纪初设立于 。 2、改革开放以后, 电讯产 业快速发展。 到 2002年, 电 1、 19世纪 80年代外国开始在 设立电话公司; 电 话 ( 2、清政府至 20世纪初才在 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 普 及 均 话 第一部市内电话。 率低 居世界第一位。 2、关于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3、如何认识西方列强在中国开办邮政和电报等近代交通通讯业务 ?能否说是西方国家的目的 就是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 4、试概括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对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影响。 【练一练】 1.1876 年 6 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到吴淞的客运铁路。但未过不久,火车 在江湾一带轧死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 28.5 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 海。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清政府维护人民利益 C.维护清朝统治  B.中国人不需要铁路 D .对近代文明的无知 2.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的是() A. 京汉铁路的修建 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B.沪宁铁路的修建 D.东省铁路的修建 3.你哥哥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学院,他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关于铁路 事业发展的历史,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新中国成立初期后,大力改造沿海干道 .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 .机车、铁路技术改造成为发展铁路事业的重要内容 4.标志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是() A .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C.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  B.福州船政局的成立 D.发昌机器厂成立 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A .铁路运输 B.航运 C.电报通讯 D .航空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 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 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 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 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 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7、清末民初山西省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 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变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①③④ 8.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 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 人们从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明天会更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