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说明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北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 规划背景 1.1淮北市城市基本情况 1.1.1自然条件与历史沿革 (1)自然条件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东经116°23~117°23,北纬33°16~34°14之间。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50公里。土地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其中淮北市辖区(含杜集、相山、烈山三区)面积543平方公里,濉溪县面积2198平方公里。 气候:淮北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市域除主城区(主要由淮北市管辖的相山、烈山、杜集三区的建成区和周边因城市发展需要实施控制的地区组成)外常年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主城区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相山和龙脊山的影响,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北风和西南风为主。 淮北市多年平均气温14.8°C,年平均降水85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444毫米,最小年降水量 水文:淮北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主要河流新濉河、龙岱河、闸河,均自北向南流经主城区,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大;新濉河、龙岱河水体遭受上游污染严重,丰水年丰水期属IV类水,闸河水源补给来自东部山区,污染较小,汛期水质属II-III类。 主城区东部因闸河煤田开采形成二十余处规模较大的塌陷洼地,总库容358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890.5万立方米。 主城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为浅层地下水和岩溶水。浅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相山、龙脊山之间的闸河平原地带,其补充来源为地表水渗入补给,水量不稳定,水质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深层岩溶水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区,东区主要位于时村、蒋台、青谷、穆浅子一带,西区包括已开采的高岳、相山、淮北发电厂、三堤口一带。除个别水源井硬度、硫酸盐超标外,绝大部分地下岩溶水水质良好,富含多种矿物质,符合国家地下水质标准中的II-III类要求。 地形地貌:主城区地处相山山麓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地貌类型有山丘、平原、洼地、河流。 相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在城区的西北部,由龙山、鹰山、洪山等山体组成,海拔在60~400米之间,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东部龙脊山脉分两支,西支为架子山、花鼓山、朱山、花山等组成,海拔高度40~200米,东支有塔山、双顶山、麒门山等组成,最高峰老龙脊,海拔为369.8米,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相山山脉与龙脊山脉之间为地势低平的闸河平原,海拔高度29.5~31.9米,因长期煤炭开采,现已形成面积约65平方公里的塌陷地,常年积水面积7.98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主城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高岭土、水泥灰岩、耐火黏土、建筑石料、石膏等10余种。 闸河煤田原有储量8.1亿吨,可开采储量5.1亿吨。其特点是煤种齐全、煤层厚、倾斜角小、且煤层下高岭土资源富集。 (2)历史沿革 淮北市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开始耕作。公元前21世纪,助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商部落首领的契的孙子、商汤十一世祖相土为进一步向东扩张,由商丘迁徙至此,正式命名为相。此后,山即为相山,城即为相城。商汤伐桀,灭夏建商,相城仍属徐州所辖。周武王伐纣更商分封诸侯,将相城附近封给纣王兄微子启以代殷,立国号为宋,建都睢阳(今商丘),相城成为宋与齐、楚争霸的前方重镇。公元前588年至公元前576年期间,宋共公瑕为避水患,将国都由睢阳迁至相城,约历90年,乃古相城繁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相互兼并。公元前286年,齐、楚、魏灭宋,相归楚国。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36郡。在相城和今濉溪县临涣镇设相县、銍县同属泗水郡,相城为郡治所在地。西汉改泗水郡为沛郡,郡治仍在相城。王莽篡汉后,尽易天下郡县名,改相县为吾符亭,沛郡为吾符郡。东汉复称相县,光武帝刘秀改沛郡为沛国,国都仍设在相县。三国时,相城属魏,相县和銍县先后属汝阴郡,归豫州。自此,相城渐趋衰落。西晋时复置沛国,建都相县,东晋皇室南渡后,相县先后归后赵、前燕,归属屡有更易。南北朝时,相县先后归属宋、北魏、北齐,属徐州沛郡。公元556年,北齐废相县为相城乡,属符离县。此后,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1400余年。 1948年,市境解放。1949年市境分属皖北行政公署宿县和萧县。1953年市境分属濉溪县和萧县。1958年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濉溪市。1971年,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 1.1.2社会经济基础 淮北市辖三区一县,共有20个镇、8个乡、15个街道办事处,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209.4万人。 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16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了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3.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