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乐曲中节奏的表现力.docxVIP

浅谈中国传统乐曲中节奏的表现力.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传统乐曲中节奏的表现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乐曲;音乐;节奏;表现力;二胡曲;《新婚别》 中国传统文化都讲究一个“神韵”,比如中国的古琴,虽然没有表面上复杂的节奏、繁多的音符,但想要演奏得有韵味却是很难的。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内部蕴含的力量就越大,想要把它表现好也就越难。那么在这其中节奏就有着很大的张力,《新婚别》是众多二胡传统乐曲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乐曲,是由作曲家张晓峰和朱晓谷于1980年根据唐代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别”诗中《新婚别》而创作的一首同名大型二胡叙事曲。故事主要写的是唐代的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朝廷四处征兵,连新婚的夫妇也要忍痛分别。这首乐曲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迎亲、惊变、送别。下面分别从这三个部分来谈一下乐曲中不同段落的节奏安排以及节奏的张力。 第一个部分“迎亲”,又可分为三段,待嫁、迎亲、洞房。在待嫁这一段,前半部分主要表现一位待嫁少女的羞涩的感觉,因此节奏上多采用较为工整的四分音符及二八节奏,在句末节奏时值变长,以表现女主人公一直在闺中等待。后半部分节奏加入了四十六、大切分,并且在乐曲中将这些节奏交替使用,不断变化,表现了女主人公或紧张、或焦急的心情。如: 两个二八节奏与四十六节奏交替使用,有一种迂回的感觉,也表现了女主人公复杂急切的心情。后面的高音5使用了自由延长,与大切分的重音相重合,仿佛女主人公内心的呼唤:“怎么还不来,怎么还不来。”之后的大附点到小附点到四十六节奏,音符的时值越来越短,表达了女主人公越等越焦急的心情,这些都体现出节奏的张力。在迎亲这一段,音乐转为2/4拍,在一阵锣鼓喧嚣的间奏后,二胡奏出了活泼欢快、喜庆热闹的旋律。这一段节奏较上一段更为轻松活泼,并且松紧结合,洋溢着一种喜庆的氛围,如: 在节奏的安排上前四小节就是一小节音符密集一小节音符稀疏,一紧一松,在第六七小节就是在一小节内的变化,这样的节奏安排仿佛是在模仿迎亲的队伍的脚步。在结尾的时候: 节奏上看起来都是工整的二八节奏,但是在实际的演奏中是由弱渐强,弓子越来越宽,声音越来越大,以模仿迎亲队伍的脚步越来越近,最后一个长颤音结束这一小段。在洞房这一段,节奏的安排上稍微自由一点,如开头: 就是由自由延长开始,接着经过一个六连音又到了一个自由延长,并且六连音在实际演奏中是利用了节奏的这种张力由快到慢的,因此这两小节有一点散板的感觉,以将听众引入这种安静的情境,描绘出新棉新郎互诉衷肠的场景。再加: 用连续的三连音来将情绪推上去,并且在后一小节两拍长音之后使用了十六分音符以及三十二分音符,用这样密集的音符来表现洞房时的缠绵,而且这一句就是散板,充分地发挥了节奏的张力。 第二个部分“惊变”,散板主要表达男女主人公听到这个噩耗时纠结的心情。乐段里还有几个音是模仿新娘的哭腔,非常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散板的节奏可以说是将节奏的张力发挥到了极致,因为节奏相对较为自由,只要能表达出音乐要达到的效果,在时值上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这也给了演奏者更多的发挥空间。那么,在散板的部分,由于节奏较为自由,在实际演奏中也有不同,如: 节奏上看起来是规整的二八节奏,但在实际演奏中是由慢渐快,5643几个音几乎是四十六的节奏。又如: 在实际演奏中将小附点进行了放大,17也演奏成附点,以配合整个散板戏剧性的需要。快板的部分节奏就很规整,用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来表达这种戏剧的冲突,松紧结合,张弛有度。并且在结尾又设置了散板,虽然谱面上看起来是简单的四分音符,內部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也给演奏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第三个部分“送别”,也是全曲的核心,作曲家也运用了比较大的篇幅。以深情的慢板旋律描述了新婚夫妇分别时无限伤感、有千万句话要说却无从表达的心情,开头在节奏和旋律上与第一段较为相似,但情绪却迥然不同。除了是因为速度变慢,另外在节奏上也有细微改变,如: 使用了连续的大切分和四十六分音符将情绪推上去,并重复一小节对这种愤慨、怨恨的情绪进行深化,以表达不舍之情。在后面还使用了连续的三连音来宣泄这种对朝廷的不满以及对新婚丈夫此去不知是凶是吉的气愤、难过、无奈、不舍之情。 通过对这首曲子节奏的分析,充分说明了传统乐曲中节奏有着相当大的表现力以及张力。这首曲子中的节奏也还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这里就不再多加说明了。另外,通过对这首传统乐曲节奏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仅仅是节奏上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其他的门类,古代文人的琴、棋、书、画,处处也都能显现出一股内部发出的力量,也就是文章开头所写的“神韵”。因此,像生活中许多细微的东西也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及精力去研究的,正所谓“艺术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