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集团人工鱼礁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 项 目 名 称: 靖海集团人工鱼礁建设项目 建 设 单 位 : 靖海集团有限公司 编 制 日 期: 2020 年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 不填。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PAGE \* ROMAN PAGE \* ROMAN V 目 录 TOC \o 1-1 \h \z \u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3 环境质量状况 43 评价适用标准 5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5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61 环境影响分析 63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97 结论与建议 98 PAGE PAGE 9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靖海集团人工鱼礁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靖海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许云川 联系人 宋蓬涛 通讯地址 荣成市人和镇沙窝岛 联系电话 0631-768888 传真 / 邮政编码 264307 建设地点 靖海湾东南侧海域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 代码 A0411 海水养殖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4134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0 总投资(万元) 1800 环保投资 (万元) 43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39%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 日期 2020 年 11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提出背景 由于海洋捕捞强度过大,海洋渔业资源严重透支,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日趋衰退, 加之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严重破坏了鱼虾蟹类的生长繁殖和水生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许多海产品资源量不断减少。特别是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签署与相继生效,使我国沿海渔业劳动力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失业危机, 大批渔民失业,渔民家庭收入失去保障,渔民生活难以为继,进而危及渔区社会的稳定。人工鱼礁的建设可充分利用不同生物种类对空间和营养需求的差异,借洋流的回转产生上升流以形成翻耕的效果,有利于底层藻类等的大量繁殖,初级生产力得到有效增加,聚集浮游动物,吸引恋礁性鱼类,洄游性鱼类也会在人工鱼礁周围或上方聚集索饵,为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栖息场所,形成特色的人工鱼礁渔场。加快开发人工鱼礁建设,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但是缓解社会对海洋捕捞业的压力,解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海产品供应不足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而且是渔民转产转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国建设人工鱼礁的呼声由来已久,尤其是上世纪 70 年代末海洋渔业资源因过 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等原因严重衰退后,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呈奎先生就先后在 不同场合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启动我国海洋农牧化建设与研究。进入 90 年代,我 国资深渔业资源学家冯顺楼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力论”,在投放人工鱼礁基础上进行资源放流,实施耕海牧渔战略。近年来,辽宁、浙江、广东、福建、广西等沿海地区采用投石方式安装人工鱼礁,为海洋鱼类建造栖息场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重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渔场环境,限制底拖网违规作业,减少对资源破坏;(2)可提供仔稚鱼庇护及鱼类栖息、索饵和产卵场所,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3)改造海底环境,使原生产力低、鱼类较少的沙泥底质环境变成生产力较高,鱼类较多的岩礁环境,补充附近渔场原已不足的资源量, 实现资源修复;(4)诱集鱼群,方便捕捞,提高渔获质量,节省捕捞成本。(5) 可以在海洋生态旅游中发挥作用,开展休闲游钓,有利于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 近年来荣成市积极实施人工鱼礁建设,打造海洋牧场。人工鱼礁聚鱼效应及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效果明显,带动了海洋渔业相关产业的发展,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逐渐凸显。本项目实施,对于打造和推进荣成市海洋资源的健康综合利用示范,加快渔业由陆基到海洋转型发展,提升渔业发展活力,加快渔民发展新思路,推动荣成乃至山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