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线虫病ppt演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道线虫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又见十二指肠球部有弥散性出血点,大弯前壁见2对钩虫。后壁进入球部2㎝,可见一对钩虫在吸血,球后环状皱襞上布满了小的出血点。从十二指肠内取出3对钩虫。诊断为钩虫病、蛔虫感染和鞭虫感染,给阿本达唑400㎎/天,连服3天进行驱虫治疗。半月后再重复治疗一次同时口服右旋糖酐铁100㎎/次,Vc0.3g/次,叶酸100㎎/次,每天三次。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逐渐消失,痊愈出院。;1.简述目前我国肠道线虫病的流行现状和趋势? 肠道线虫病包括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年来,各地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肠道线虫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全国肠道线虫感染率为19.56%,据推算,感染人数为1.29亿。目前全国肠道线虫病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相当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八十年代韩国的感染水平,与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 求不相适应。各地感染率下降的幅度由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农民生活水平、改水改厕普及率以及开展防治工作的力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中南部地区11个省(区、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高达20.07%~56.22%。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较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23.61%)下降了56.47%,但甘肃、四川、海南、广东分别上升了112.89%、41.67%、40.85%、5.13%。 ;钩虫感染的地区分布    (1988~1992年调查,全国平均感染率17.17% 江苏21.04%) ; 2.简述肠道线虫病的防治原则。 1.采用驱虫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根据不同流行程度,实行集体驱虫或选择性驱虫,并抓好重点人群(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菜农、果农等)的防治。 ;; 3.刚排出来的鞭虫卵和蛔虫卵对人体无感染性,对否?为什么? 鞭虫卵:自人体排出时卵细胞尚未分裂。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温度(26~30℃)和湿度(77%)下约经三周,可发育为含有幼虫的感染性虫卵。 ;; 4.钩虫病除引起贫血外还对人体还可能有哪些损害?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病人慢性失血所导致的不???程度的贫血。一般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营养不良及消化道功能紊乱。 钩蚴侵入人体皮肤可引起钩蚴性皮炎,病人可感到局部皮肤有烧灼、针刺或奇痒等感觉。多见于手指、足趾间皮肤嫩、薄处,也可见于手、足背部等,俗称“粪毒”。钩虫幼虫移行至肺泡后,病人可出现咽痒、咳嗽、伴有畏寒、发热、哮喘样发作等全身症状。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消化、吸收等功能障碍。持续性、弥散性腹痛为常见症状,以上腹部和脐周为剧烈。重度感染者还可出现黑色粪便和营养不良等。 少数钩虫病人有喜食常人不能吃的东西, 称“异嗜症”。 ;参考文献: 《中国基层医学(第七版)》 2009年第一期 《医学寄生虫学(案例版)》P136~151 《肠道线虫病防治》临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年1月26日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4年01期 ;谢谢观赏;隐血试验 ;心尖区杂音;右旋糖酐铁 ;血红蛋白含量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