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电气节能论文工厂电气论文:
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后接触网防雷措施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实施后雷击接触网的特点 及目前国内外接触网的防雷措施,指出目前我国接触网在防雷保护方 而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接触网防雷保护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电力 系统架空线路防雷保护的成熟技术,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分雷区提山 了儿种更加经济、可靠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青藏铁路接触网防雷措施
1概述
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约1142km,内燃牵引,预留电化条件。线路经 过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雷电日数较多,沿线气象站资料见表 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规范(TB10009-98)中对雷区的划分见表 2:
表1
气象台站
格尔木
五道梁
沱沱河
安多
那曲
当雄
海拔(皿)
2807. 6
4612.2
■
4533. 1
4800. 0
4507. 0
420L
平均气压
(mb)
724.9
578.9
585.0
574.0
587.4
604.-
平均雷电日
3?3
36.7
47.8
74.8
80.6
75.7
表2
雷区
轻雷区
中雷区
重雷区
平均雷电日N
N^30
3CKNW60
6CKNW90
结合表1、2可见,青藏铁路格拉段大致分为两个雷区:格尔木至
沱沱河,约413.2km,M中雷区;沱沱河至拉萨,约728.8km,属重雷区。将 来本线电气化后,接触网的防雷保护将是影响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本 文将针对青藏线雷电的特点,结合冃前国内外接触网防雷措施,提出几 种适合青藏线接触网防雷措施。
2雷击接触网的特点和频率
2.1雷击特点
雷击接触网包括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等。直接雷击(含雷电反击、 绕击)是指雷电直接作用于承力索、接触线、附加导线或支柱上,使接 触网产生直击雷过电压及感应过电压。过电压叠加后其峰值可达几百 甚至几千kV,经常造成接触网设备或支柱烧伤,影响彳亍车安全。广深、 南昆线曾因雷击接触网发生多起接触网设备及支柱烧伤事故。
感应雷击是指雷电作用于接触网附近,雷击对地放电后,空气中迅 速变化的电磁场在接触网上产生感应过电压。感应过电压一般为几百 kV,引发接触网跳闸事故较多,相比直接雷击而言,其危害性较小。
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接触网通常为线性雷放电现象,此外还有非 常罕见的链形雷和球形雷。链形雷通常是紧随着现状闪电之后在原有 线性雷的地方出现,危害性与线性雷相似。球形雷通常发生在线性雷 之后,在球形雷出现时,可以听到呼啸的声音或嗅到刺鼻的气味。球形 雷可以持续几分钟,串动速度不快,肉眼很容易观察到它的行踪;行走 路径极不规则,往往与风向一致,通常沿地表移动;消失时或无声无影 或发出惊人的爆裂声。研究表明,球形雷是等离子团吸收外界电磁波 能量产生的,直径多为100 mm至200mm,对架空线路的危害性目前尚
不明确。故本文仅针对线形雷的特点对接触网的防护措施进行探讨。
2.2雷击频率青藏铁路格拉段为单线铁路,本线电气化后,接触网
侧面限界3.0m,承力索距轨面平均高度7.0m,根据国际电网会议要求
计算单线铁路接触网每100km每年受到的雷击次数为(见表3):
K二0?l22cP (d为年平均雷电日)
更3
?气彖台站
格尔木
五道梁
沱沱河
安多
那曲
当雄
平均雷电
日
3.3
36. 7
47.8
74. 8
HO 5
ry — *-
雷击次数
0. 58
18. 6
33. 3
3 7
33. 8
格尔木至沱沱河段接触网每100km每年受到的雷击次数约为11 次左右,沱沱河至拉萨段接触网每100km每年受到的雷击次数约为33 次左右。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后重雳区(728.8km)接触网平均每年 遭受雷击次数约为中雷区(413.2km)的5.3倍。因此,对重雷区接触网 的防雷保护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3目前国内外接触网防雷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3.1国内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98)规定,接触网应根据雷 电H及运营经验在以下位置进行大气过电压保护:
吸流变压器的原边应设避雷装置。
重雷区及超重雳区,在分相和站场端部的绝缘锚段关节、长度 2000m及以上隧道的两端及供电线或AF线连接到接触网上的连接处 设避雷装置。
3.2国外
日本铁路接触网防雷除在变电所进出口、变压器进线处、接触网 用隔离开关两侧、架空线与电缆连接处、架空线终端等位置安装避雷 器外,还采取以下措施:
雷害严重的重耍线路,接触网全线架设避雷线,进行全面防雷 保护。
雷害比较严重的重耍线路,接触网在安装有设备的位置架设避 雷线,进行重点防雷保护。德国在接触网防雷保护方面与日本有着相 似的做法。
3.3存在的问题
国内接触网防雷仅在重雷区及超重雷区的重点位置设置避雷器, 架设避雷线等防雷措施在电气化铁路中尚未应用。回流线、架空地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