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1 M2 M3 M4 M5 M6 M7 L 细胞化学: 急淋 急粒 急单 过氧化物酶 -- (--)~(+) (--)~(+) 糖原PAS反应 + (--)~(+) (--)~(+) 非特异脂酶 -- (--)~(+) (+) NAP 升高 降低 正常或升高 血液生化变化: 血尿酸: 凝血机制改变:若患者发生DIC时可出现。 血清和尿溶菌酶:在急单时增加,急粒不高,急淋降低 出现CNS-L时,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上升( 0.01×109/L)蛋白增高(450 mg/ L),糖降低,涂片可见白血病细胞。 关于原始细胞的定义 Ⅰ型:包括原始粒细胞及大小不等的不易 分类的细胞,胞浆中无颗粒,核 染色质疏松,核仁明显,核/浆比 例大(约0.8)。 Ⅱ型:胞浆中有少数嗜天青颗粒,核/浆 比例比Ⅰ型小,其他方面与Ⅰ型 同。当核偏位,Golgi区发育(核附近有 淡染区),染色质聚集,颗粒较多,核/浆 减少时,即为早幼粒细胞,不再是Ⅱ型 原始细胞。 Ⅱ型原粒 Ⅰmyeloblast Ⅱ myeloblast NEC:不包括浆、淋、巨噬及所有有核红细胞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 形态学(M):外周血和骨髓 免疫学(I): 细胞遗传学(C): 分子生物学(M): 其他: 几个概念 白血性白血病 非白血性白血病 低增生性白血病 白血病裂孔现象 微量殘留白血病(MRL) 五、治 疗 治疗概况 总体疗效:儿童约50%可治愈,成人ALL和AML 5年无病成活率:30-40%和50%。 BMT 者5 年无病成活率:30-60%。 治疗总原则:明确类型,个体化方案;把握全局,重在治人。 (一)一般治疗 1、防治感染 有条件应将患者置于“无菌室”中。 加强皮肤、口腔、肛门、阴道的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已发生感染应积极寻找感染的性质及部位。 对病因不明的感染:常用氨基糖甙类,加β内酰胺类药物或加喹诺酮类药物;如怀疑为G+性细菌感染,则氨基糖甙类改为万古霉素,如用3天后无效,应改为第三代头胞类,或其他强有力的广谱抗菌药。 抗菌药无效,应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 病毒感染,可用阿昔洛韦或干扰素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SF)2-5 ug/kg.d iH 或粒单核集落刺激因子(GM-CSF)3-10 ug/Kg.d iH 用于粒缺,效果好。 浓缩白细胞输液,有明显副作用,少用。 严重者可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输全血等支持。 2、纠正贫血: 严重贫血时可输浓缩红细胞或全血。 3、控制出血: 因血小板过低,输血小板悬液。 因DIC 引起,给抗凝治疗 对一般的出血,可以用止血药物。 4、防止高尿酸血症 鼓励多饮水,碱化尿液。 别嘌呤醇 100mg tid 对少尿或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 维持营养,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5、维持营养,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二)化学治疗 几个概念 化疗:采用化学药物治疗。 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诱导缓解: CR应符合以下条件: 白血病的症状体征消失 血象:HB 100g/L(男)或 90 g/L (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 ;血小板 = 100×109/L;外周血无白血病细胞。 骨髓像:原粒加早幼粒(原单加幼单或原淋加幼淋) = 5%,红细胞系及巨核系正常。 白血病 白血病的概念 发病情况 白血病的病因 发病机理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白血病的概念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 殖性疾病。其特征是白血病细胞在BM及 其他组织中无控制地异常增生伴分化成 熟障碍和广泛浸润全身组织器官。临床 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及 肝脾、淋巴结肿大。 发病情况 白血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疾病,中青 年多见,我国已列入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 一,欧美的发病率为3.5/10万,瑞典及以 色列高达7.5/10万,我国为2.5/10万按人 口计算,我国每年约有3万多人死于白血病 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6位(男),第8位(女), 居儿童和青年的恶性肿瘤的首位,与国外相 比我国与日本接近,低于欧美。 跟其他肿瘤一样,其确切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但与下列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