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富林文化遗址,寻觅4000年前的上海.docxVIP

走进广富林文化遗址,寻觅4000年前的上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广富林文化遗址,寻觅 4000 年前的上海 姚玉洁龚雯它不仅包含了来自南方的良渚文化痕迹,也有来自北 方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印记参观者在观赏从广富林遗址发掘出来的周 代陶罐等文物说起上海的历史,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一个小渔村,在 19 世纪开埠后逐渐繁华,成为现在的经济之都、时尚之城。 事实上,上海有一种距今约 4000 年的考古学文化 ——广富林文化, 印证了上海早期的历史变迁。 究竟什么是广富林文化、如今能看到哪些遗存、还有多少待解之 谜…?位于上海西南门户松江区,于 6月26日起试运营的广富林文化 遗址一期,为人们揭晓了答案。 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广富林文化, 到2006年才被专家确定为一种 距今约 4000年的新见的考古学文化。 它不仅包含了来自南方的良渚文化痕迹,也有来自北方黄河流域 的龙山文化印记。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杰告诉本刊记者,遗址第一次被发现是 在 1958 年,广富林村民在开挖河道时, 发现了很多古陶片, 后经调查, 确定为重要古文化遗址。 之后的研究中有两段时间尤为关键。 一是 1999年至2005年,上海博物馆再次对遗址进行调查及发掘, 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等文化遗存。 特别重要的是,发现并确认了长江下游地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 ——广富林文化,填补了该地区历史年代的缺环和文化发展的空白。 二是 2008年到 2015 年,经过 6 万多平方米的发掘研究,广富林 文化在上海和全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专业地位进一 步强化。 2013 年,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陈杰表示,广富林遗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一方面因为遗址从 5500 多年前。 大约从崧泽文化(距今6000?5400年)晚期开始就未断过人烟。 代表了上海地区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另一方面以广富林遗址发 现而命名的广富林文化与良渚文化(距今 5400? 4300 年)明显不同, 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材料。 去遗址看什么走进遗址, 令人流连忘返的就是广富林文化展示馆, 一座座仿佛金字塔般的屋顶漂浮在富林湖中,抬头看天空云卷云舒, 俯身赏水中晚霞倒映。 一幅岁月静好的美妙画卷,将成为上海一个新的 “网红打卡地 ”。 整个展览空间设置在水下,结合现代视听技术,为观众开启一场 时空之旅”看先民们如何生活:渔猎耕种、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 看一个原始村落如何逐步走向一座繁华之城: 唐天宝十年 (751 年)这 里首次有了稳定的县城 ——华亭县,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年)华亭升 县为府,次年改称 松江府”…时光荏苒,从2007年的城中村到如今的 田园风光,十年磨一剑的广富林文化遗址还有很多看点,如遗址保护 区、骨针广场、陈子龙纪念馆、富林照壁、集贤坊、富林塔(仅外部 观赏)等。 松江区副区长于宁表示,遗址以保护为先、考古为辅,较多展示 和功能空间压入地下和深藏水中,就是为了不让建筑喧宾夺主,而且 从测绘记录到设计建造都 “轻手轻脚”,力求地貌肌理真实, 展示内容可 信。 同时,在保留历史风貌元素的前提下,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旨 在新老混搭,和谐过渡,说明广富林在诉说前世今生时也在一同 “成长 ” 据悉,之后将开放的还有考古精品展示馆,外观看似几个半埋地 下的破损古陶, 内部陈列着广富林遗址考古出土文物中的代表性器物, 并设有专门的修复空间;以及吉窑博物馆,不仅用于陈列展示发掘的 古陶,还兼具现场制作体验和烧制工艺实验。 不经批准不得开挖的遗址保护区据悉,广富林文化遗址是目前上 海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 “很多人无法想象几千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样子,有趣的是,我们从 先人们的活动遗迹中发现 .当时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有大象、老虎、鳄 鱼、鹤、鳜鱼等,甚至发现人们食用肉类最多的是以鹿为主的野生动 物。 ”陈杰说,尽管地上建筑早已沧海桑田,但是广富林文化遗址地下 依旧埋藏着一部记载着上海先民文明和进步的 “历史卷册 ”。 在骨针广场北边,有一大片看似普通的农田, 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 放眼望去,阡陌交通、生机勃勃,小桥流水间还有牛儿在柳下休 憩,仿佛一片世外桃源,这就是广富林遗址保护区,呈现着人们对这 块遗址保护的初心和展示的匠心。 经考古勘探和研究确认,这里是遗址的主要埋藏区,地下有着丰 富的古代遗存,蕴含着更多的未解之谜。 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该区域被确定为不经批準、不得开挖的遗 址保护区。 从过去的发掘看,该区域埋藏有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存。 ”陈杰说,考古的目的不仅在于发掘,也要做好保护、传播和传承 的工作,因此,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已发掘的文化遗存,做好研究 和整理,重现人类过去的社会活动,构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并 有机会展示。 而这片遗址保护区所蕴含的历史之谜可以留待后人去发掘和探

文档评论(0)

dingfulaow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