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鱼鳃粘液分泌量 Mucus = 2.88 (1 – e –0.29[Cu]) – 1.61 (pH – 6.82)2 + 7.41 * * * * * * *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2 证据之一:表观吸收 3 证据之二:鳃表粘连 4 证据之三:浓度比 5 证据之四:微环境条件 6 证据之五:形态分布 7 讨论与结论 形态与有效性 水环境中金属的形态 金属对鱼鳃的生物有效性 形态计算 游离、无机络合、有机络合、吸附 有效:游离、无机络合、无效:吸附、有机络合 MINTEQA2 前期工作 半透膜-树脂装置模拟鱼鰓吸收 发现:游离态一致、吸附态不同 假定:不同形态一致 鱼鳃微环境 鱼鳃微环境条件 鱼鳃微环境实验 鱼鳃吸收模型 pH、碱度、常量离子、粘液 简单双室装置、复杂装置 游离离子模型、生物配位模型 研究目的 假设:吸附态金属等可能被鱼鰓吸收 机理:可能的吸收机理 研究方法 暴露实验:特定形态与吸收 鱼鳃表面观察:颗粒物行为 鱼鳃微环境研究:化学特性差异 形态模拟计算:形态分布差异 概念模型:吸收机理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2 证据之一:表观吸收 3 证据之二:鳃表粘连 4 证据之三:浓度比 5 证据之四:微环境条件 6 证据之五:形态分布 7 讨论与结论 暴露实验 人工河水(已知成份) 红绿灯、金鱼 (铜、铅、镉)、(水铝矿、EDTA) 改变研究形态浓度 鱼鳃对游离态金属的吸收 0 Cu (mg/l) 1.0 2.0 GIll Cu (mg/kg) 200 0 100 吸附态金属的表观吸收 Free Pb: 0.10 mg/l Free Cu: 0.80 mg/l Free Cd: 0.01 mg/l 0 Particulate Cu in water (mg/l) 1 2 GIll Cu (mg/kg) 0.8 0 0.4 0 Particulate Pb in water (mg/l) 1 2 GIll Cu (mg/kg) 0.8 0 0.4 0 Particulate Cd in water (mg/l) 1 2 GIll Cu (mg/kg) 0.8 0 0.4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2 证据之一:表观吸收 3 证据之二:鳃表粘连 4 证据之三:浓度比 5 证据之四:微环境条件 6 证据之五:形态分布 7 讨论与结论 鳃表观察 暴露、采样、水涮洗 压片 切片,8 ?m,染色,PAS 队显微观察,400 倍放大 鱼鳃表面颗粒物粘连 400x 显微镜 颗粒物粘连与鳃表粘液 8?m鱼鳃切片 PAS染色 400x 显微镜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2 证据之一:表观吸收 3 证据之二:鳃表粘连 4 证据之三:浓度比 5 证据之四:微环境条件 6 证据之五:形态分布 7 讨论与结论 鱼鳃铅铝比 0 水中Al (mg/l) .15 .3 鱼鳃Pb/Ali比 12 0 6 金属和吸附剂的相对积累 0.025 吸附态Cd(mg/l) 0.050 1.000 鱼鳃Cd/Ali比 0.24 0 0.12 0.075 水相Cd/Al 鱼鳃Cd/Al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2 证据之一:表观吸收 3 证据之二:鳃表粘连 4 证据之三:浓度比 5 证据之四:微环境条件 6 证据之五:形态分布 7 讨论与结论 鱼鳃微环境 黏液层 边界层 黏液细胞 呼吸细胞 氯细胞 水 氧气 二氧化碳 钠、钙 微量元素 污染物 异物 鱼鳃微环境研究装置 进水与出水 唯一通道 右室 左室 出水收集 乳胶膜 鱼鳃微环境特性测定 特殊装置 测定微环境pH、碱度、铜形态、 TOC 测定溶液上述变量及常量离子 改变溶液pH条件(6-9)重复上述测定 鱼鳃微环境 pH pH(gill) = pH(bulk) + 0.55 sin(pH(bulk) + 1.72) - 0.30 7 8 9 7 8 9 pH, solution pH in the gill *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