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0007-扁形动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df

new-0007-扁形动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学 Zoology 第七章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主要内容 一、扁形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二、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三、扁形动物门分类 四、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 学习目标 1. 能阐述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和进化地位 ; 2. 能解释两侧对称的体制及中胚层出现在动物 演化上的意义 ; 3. 能说出扁形动物主要分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各 纲的主要特征 ; 4. 能简述扁形动物的系统演化 ; 第一节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两侧对称 Ø 两侧对称 :通过身体的中轴 ,只有一个切面能 把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 Ø 身体有了明显的前、后、背、腹、左、右之分 Ø 使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灵敏、准确 Ø 动物 由水生→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中胚层的出现 Ø 使动物 由组织水平分化进入到器官系统的 分化 Ø 中胚层产生的实质组织是动物 由水生→陆 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Ø 取代了内外胚层的生殖机能 ,有了固定的 生殖腺和生殖管道 ,同时出现交配和体内 受精现象 (是动物 由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 要条件) Ø 由表皮和肌肉层共同形成体壁 ,常称为皮肌囊 四、消化系统 Ø 不完全消化系统 有 口无肛门 Ø 自由生活类群—消化系统较发达 ,肠管分 成多支 ;多肉食性 Ø 寄生生活类群—肠趋于退化或消失 五、排泄系统 Ø 组成 : 由排泄管、焰细胞和排泄孔组成 ,起源于 外胚层 ,并沿途多次分枝 ,许多分枝相互 连接成网状 ,每个分枝的未端有管细胞 , 管细胞上覆盖有帽细胞 ,两者共同组成焰 细胞。一端通向体外 (排泄孔)、另一端 为盲端 (焰细胞)。 Ø 功能 : 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 ,其 次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A B A、原肾系统 B、焰细胞 六、神经系统 Ø 梯形神经系统 Ø 出现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 ,扁 形动物体前端有一对发达的脑 神经节 Ø 由脑神经节向后发出若干纵行 神经索 ,神经索间有许多横神 经相连 ,形成梯形神经系统 七、生殖与发育 Ø 扁形动物大多数行有性生殖 ,多数雌雄同体 , 生殖器官构造比较复杂 Ø 中胚层的出现导致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及一 定的生殖导管 (输卵管、输精管等)和附属 腺体 (前列腺、卵黄腺等) Ø 因具有外生殖器 ,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体 内受精—动物 由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Ø 海产种类具有牟勒氏幼虫阶段   牟勒氏幼虫 扁形动物——进化地位 —三角涡虫 Ø 由表皮层、基膜、肌肉层构成 Ø 表皮层 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 ,里面分布有杆 状体 ,具防御功能 Ø 基膜为非细胞结构 ,有弹性 ,位于表皮下面 Ø 肌肉层分为三层 :环肌、斜肌和纵肌 Ø 由口、咽、肠组成 Ø 口:位于身体腹面近后端1/3处 Ø 咽 :呈长吻状 ,取食时从肌肉质的咽鞘中伸出 Ø 肠 :分三支 ,每一支又分 出许多小支 ,末端为 盲管 ,因无肛门,仍属于不完全消化系统 四、循环、呼吸与排泄 Ø 无专门的循环和呼吸系统 Ø 借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Ø 靠实质中的体液传递物质 Ø 排泄器官为原肾管 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Ø 典型的梯形神经系统 Ø 视觉器官 :眼点一对 ,只能感光不能看物 Ø 耳突 :一对 ,富有感觉细胞 ,能感受触觉 和嗅觉 Ø 表皮内分布许多触觉细胞 Ø 对食物正向反应 ,避强光 ,趋弱光 ,夜间 活动强于白天 ,适于石底爬行生活 无性生殖 :多从咽后方横缢为两段 ,各 自 长成一个体 ;出芽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