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歌小调》教学设计
一、课前学习
课前让学生观看了《山歌小调》微课预习小视频,学生对小调有了一定地了解并课前预习探讨;分组聆听小调: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打樱桃》
《绣荷包》
《卖杂货》
《小拜年》
《磨豆腐》
《看灯》
《补缸》
《采茶》
《游春》
《放风筝》
《打秋千》
《赶牛山》
《梳妆台》
《茉莉花》
《剪剪花》
《鲜花调》
二、教师与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为学生带来电影《沂蒙颂》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演唱。【抛给学生问题“请你仔细聆听,这是歌颂哪个地区的歌曲,为什么?”】
学生回答。(可以从“蒙山高、沂水长”以及“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中得到答案)
教师简介《沂蒙颂》:从这首歌曲中我们能够听到沂蒙山好风光和军民鱼水情。这首作品讲述的是红嫂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叫“祖秀莲”的红嫂救助了一位侦查员,并把他藏在了山洞里,在敌人的眼睛下为其送饭疗伤,坚持了整整29天。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传承的“红色沂蒙精神”。
2、PPT简介1975年八一制片厂的《沂蒙颂》海报、中央芭蕾舞团的《沂蒙颂》剧照以及电影《芳华》中《沂蒙颂》的剧照。
3、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沂蒙地区另外一首好听同时又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小调《沂蒙山小调》(板书“沂蒙山小调”)。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小调。
PPT播放,学生齐读:
小调,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流行于城镇和集市的民间独唱、对唱或歌舞小曲。
民歌分为三类,山歌、号子、小调。
4、教师:优秀的音乐不只是口口相传一首歌,还包含了一段传奇,一份恒久的历史,它的魅力永远不会在记忆中褪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作品。
(二)、新课教学
1、PPT播放沂蒙山秀丽景色,其背景音乐为彭丽媛演唱版本《沂蒙山小调》。教师简介:这是勤劳而朴实的人民在歌唱,唱着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奋斗和梦想,唱出山东人的勇敢、感恩和向上.....这段音乐也曾回荡在了2010年济南全运会的开幕式上。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背景使得《沂蒙山小调》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2、PPT播放《反对黄沙会》歌词,教师简介:《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临沂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1940年6月上旬,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李林和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根据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这就是《沂蒙山小调》的前身。
3、PPT播放三位传承者照片,教师简介:1964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汇演,临沂地区莒县歌手韦友琴演唱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她用甜润的歌喉,用沂蒙山人特有的气质,征服了广大的观众和听众。之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王音旋女士、歌唱家彭丽媛女士依次进行了传唱。自此,《沂蒙山小调》成了沂蒙山的象征,成了山东人的象征。这首歌不胫而走,传遍全国。
4、学生复听(韦友琴老师演唱的《沂蒙山小调》),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并熟悉旋律。【提问学生:大家都听到了什么?(沂蒙山美景、风土人情)演唱者声音特点?(质朴、淳厚)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感受。】
5、拍拍节奏。
PPT播放,读节奏(ta ti)唱节奏(ta ti加旋律)(注意中间一个小节的4/4拍子)【教师进行变换拍子的讲解】
学生唱节奏旋律与踩强弱规律相结合。
6、PPT播放《沂蒙山小调》谱子,学生唱简谱教师伴奏,【抛出问题“几个乐句?”】。【教师讲解: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汉族小调中常见的由“起承转合”四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又称“四句头”)。一段体(又称一部曲式,由一个乐段构成,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音乐意境),这首作品表达的音乐形象是“沂蒙山好风光”。】
7、【学生再唱简谱,教师抛出问题 “简谱有什么特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进行描述。PPT播放,【教师简介“鱼咬尾”(前三句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所具有的“鱼咬尾”的作曲技法,鱼咬尾即前乐句的落音与后乐句的起音相同的旋律进行方式,在音高上有衔接递进的关系,给人一种连续不断的感觉。类似于“顶真”的修辞手法,比如李白的“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木兰辞中的“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8、音符接龙游戏 。【教师给出3/4节拍,C大调,1 3 5 第一小节开始,学生运用“鱼咬尾”的作曲技法创作8小节旋律,并进行演唱。】
9、歌曲学唱。【难点(衬词、一字多音、儿化音、下滑音)(民歌好不好、方言少不了)】教师讲解:演唱这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可以适当加入倚音和下滑音,同时要把山东方言的垮味儿、喊山的亲切、儿化音的特色,展现出来。PPT同步播放。
10、跟琴唱曲。注意衬腔的节拍。再次齐唱《沂蒙山小调》
(三)、歌曲创编
1、PPT播放济南八景:锦屏春晓 、趵突泉涌 、千佛红韵 、鹊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道德与法治_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课件设计(文档1).ppt
- 初中美术_画家笔下的色彩之画家的调色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2018 年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 初中英语_2018 年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课件设计(文档1).ppt
- 初中英语_Unit 2 Section B (2a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Unit 2 Section B (2a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卖炭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 初中语文_《卖炭翁》教学课件设计(文档1).ppt
- 初中语文_《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 初中音乐_《山歌小调》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音乐_图画展览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音乐_图画展览会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初三下学期期末试卷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初三下学期期末试卷讲评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物理_惯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惯性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物理_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2a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