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速铁路接触线架设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线架设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准备工作
1.人员:15-30人。
2.工具:
3.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接触线 需要线型 m 锚段所需长度 配盘完整
2 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 与线型匹配 套 4
3 接触线接头线夹 与线型匹配 套 适量 带附导线
4 定位线夹 个 适量
5 锚支定位卡子 与线型匹配 个 适量
6 接触线电连接夹线 与线型匹配 个 适量
7 电连接线 与线型匹配 m 适量
8 整体吊弦 与线型匹配 根 适量
9 中锚线夹 与线型匹配 套 1
10 下锚绝缘子 瓷质悬瓶或硅橡胶串/只 2
11 超拉肩架 套 2
12 铁坠砣 块 每处20块
13 镀锌铁线 4.0 m 适量
4.资料:接触线规格型号(见附件1)、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换线锚段施工方案、网络图、派工单等技术资料。
二、安装技术标准
1.接触网拉出值按设计标准执行,直线区段拉出值值应为200-300mm,曲线区段跨中、定位拉出值按等分原则进行分布,限界值不超过350mm。在最大风速条件下,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最大水平偏移值,不得大于450mm。
2.接触网载流能力能满足运能需求,接触线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张力的±10%。
3.接触线一般采用银铜、锡铜和镁铜合金接触线,且接触线采用连铸连轧工艺生产。
4.160Km/h及以下的普速重载铁路宜采用以提高导电率为主的银铜合金接触线,160Km/h以上的快速铁路宜采用以提高抗拉强度为主的锡铜和镁铜合金接触线。
5.120Km/h及以下正线接触线一般采用截面积为120mm2的接触线,侧线采用截面积为85mm2的接触线;部分大坡道、重载区段正线接触线可采用截面积为150mm2的接触线,侧线采用截面积为110-120mm2的接触线。
6.160Km/h及以上正线接触线宜采用截面积为120-150mm2的接触线,侧线采用截面积为85-110mm2的接触线。
7.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超过其截面10%时,应截断重接。
8.整个锚段内新架接触线正线不允许有接头数,站线不超过2个(不含锚支上的接头)。
9.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 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80m (不包括锚支线上的接头)。
10.接触线截面形状及合金识别沟槽见下图:
图2-2-1
三、作业程序
1.架线前调查和起落锚方案和放线方向的选择:根据平面布置图结合现场施工调查, 对换线锚段两端关节或岔群线索交叉情况确定起落锚穿线或翻线方式。为减少起落锚穿线次数和施工难度,根据具体情况,侧线间可临时变换线岔处接触线相互上下位置。
2.倒盘和起锚线头制作:接触线更换必须倒盘,倒线盘使用前检查角钢有无变形,焊点有无裂纹现象,确保线盘质量。检查架线机械、工具和材料的质量及数量是否符合作业要求,并用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Z型)制作好起锚端回头,用吊弦线夹和铁线将线头在线盘上临时固定。
3.作业车到达现场后,检查锚柱强度、拉线、补偿滑轮等状态,
停电前,区间最后一趟列车通过后,提升换线锚段两端接触线坠砣 (目的是减小旧线线索张力,减少断线失张时的线索弹跳以及坠砣坠落),提升方式同补偿调整B 值方式。提升值:根据放线张力、下锚点距中锚距离长短以及放线过程中悬挂点密度来综合寻找经验值确定(0.0012L—新线延伸量)。
4、起锚新线挂锚:起锚位置用链条葫芦将旧线从悬瓶摘脱, 挂
上新线。检查无误后,进行放线。
图2-2-2
5.放线车组放线:
(1)为便于行车安全控制和工艺控制,轨道牵引车、放线平车和第一位作业车应联挂运行放线。放线过程中,采用张力放线的线盘张力应始终恒定在2.5-3KN。放线速度应均匀控制在5km/h 左右。
交直器
张力传感
图2-2-3
(2)为控制接触线扭面,起锚后第一组定位必须以线盘输出面首先定位,后续作业车以此定位面作为定位基准。
(3)放线过程中,新线应采用放线滑轮悬挂于旧线或承力索上。悬挂密度大约为吊弦间距的2倍。
放线滑轮
图2-2-4
(4)带张力放线过程中,后续跟进作业车主要负责补挂放线滑轮、定位以及附属设备安装等为梯车细调创造作业条件的工作。作业车定位时,偏移量应尽量安装标准。
6.卡中锚:卡中锚时,要确认导线弛度,必要时可由作业车用紧线器带一定张力后再安装,以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共4份).doc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docx
- 医院放射诊疗事故应急处置.pptx
- 2025年泰安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贵州某二水电站进水口工程引水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方案.doc.doc VIP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含答案).pdf VIP
- 机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pptx VIP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症状与治疗方法(1)PPT课件.pptx VIP
- D-Z-T 020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岩金(正式版).docx VIP
- CHCC2025第26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