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面模型及应用教学大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地面模型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 课程编号:0103021 二、 课程名称:数字地面模型及应用 (Digital Terrain Model) 三、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四、 教学对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 五、 开课单位: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六、 先修课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七、 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 在质量控制下设计、建立、管理 DTM应用DTM为各类工程的计算机辅助规 划、设计、建设及测绘自动化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 通过学习掌握DTM理论、方法。具有DTM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管理、 DTM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知识与能力。初步具有应用DTM的能力及进一步技术开发 的能力。 八、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 绪论:说明DTM定义、特点及其应用。 2、 DTM原始数据的采集 1、数据点采样分布方案:包括规则、半规则及随机分布点方案,及其与 作业方法相结合的实施过程。 2. 2、野外常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普通经纬仪方法、测距经纬仪加电子手 簿方法、 2. 3、摄影测量与遥感方法:介绍解析测图仪及其功能,基于解析测图仪的 立体模型扫描采集DTM数据点的作业方法。介绍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数字摄影测 量全自动采集DTM数据点的原理及作业流程。介绍利用卫星像片建立地面立体模 型采集DTM数据点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4、数字化已有地形图方法:介绍矢量数字化仪,仪器工作原理、通讯设 置、作业方式设置,数字化作业过程。介绍屏幕数字化作业方法;介绍扫描数字 化方式;阐述数字化精度,数字化坐标到地图坐标的变换。 3、 DTM勺内插方法 1、DTM数据项预处理:包含数据点检查、编辑,数据坐标系变换、格式 转换、数据分块、数据压缩等。 3.2、线性与双线性内插。 3.3、移动拟合法和加权平均法。 3.4、多层曲面法。 3.5、分块多项式法。 3. 6、最小二乘配置法。 4、DTM质量控制 1、DTM数据点采样间隔:阐述采样密度原则、依据、预定法、连续调整 法和数据压缩法。由采样定理确定采样间隔, 由地形剖面恢复误差确定采样间隔, 顾及内插误差的采样间隔,插值分析法确定采样间隔。 4、 2、DTM精度评定:阐述由地形功率普与内插方法的传递函数估计 DTM精 度,由检查点估计DTM精度,有协方差函数估计DTM精度。 5、 计算机绘图基础:包含曲线光滑方法。 6、 DTM应用基础:包括DTM数据库,顾及地形特性线的TIN,基于TIN的等 高线自动绘制,基于方格网的等高线自动绘制, 地形断面图及透视图的自动绘制, 土石方量自动计算,基于 DTM的地形空间分析。 7、 DTM应用实例:介绍DTM在公路勘测设计中应用,利用DTM作库区规划及 坝线选择,利用DTM进行枢纽建筑布置、防洪避险、土地利用规划等。 九、实践性环节的内容、要求 屏幕数字化地形图等高线,生成DTM并绘制断面图或计算土方量。 十、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内容、要求及占用学时(或学时比例) 本课程主要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多媒体课件以及现场操作演示 .由于本 课程实践性很强,所以最好有条件全部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 十一、教材及参考书 刘友光等,《工程中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及大比例持数字测图》 ,武测 出版社。 李志林、朱庆,《数字高程模型》,武汉大学出版社。 十二、考核方式 考查 十三、教学大纲说明 重点是DTM数据采集、处理及建立 DTM难点是DTM质量控制。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