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蚊幼虫的人工培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摇蚊幼虫的人工培育 摇蚊幼虫又名血虫、赤虫,在各类水体中都有广泛的分布, 其生物量常占水域底栖动物总量的 50-90%。 摇蚊幼虫营养丰富,虫体含干物质为 1.4% ;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 41-62%、脂肪为2-8%,是多种 经济水生动物如鲤、鲫、鲮、鲟、青鱼、黄鳝、泥鍬、河蟹、鳖、龟等的优良天然饵料。特别是很多经 济水生物的幼体阶段更以摇蚊幼虫为其主要天然饵料。因此,大量培养摇蚊幼虫对培育经济水生动物的 幼体具有重要意义。摇蚊幼虫生存能力强、生长快、繁殖快,对水体环境没有特别要求。人工培育摇蚊 幼虫不需任何特殊设备,方法也非常简单。 一、 培育池。培育摇蚊幼虫池子的大小、深浅、结构等都没有特别的要求;但为了便于管理和收获, 最好选择池深50厘米左右的水泥池;池底铺上富含有机物的淤泥并加水 20-30厘米深。为了便于捕捞, 池底铺设的淤泥最好采用孔径为 0.6厘米的筛网过滤的细泥。 二、 培育方法。培育摇蚊幼虫不需进行引种工作。 每年的春季,当水温上升到14 C以上,气温在17 C 以上时,自然会有很多摇蚊在培育池中产卵繁殖; 2-7天,卵便孵化岀膜。刚岀膜的摇蚊幼虫营浮游生 活,生活期为3-6天,以各种浮游生物、菌胶团和有机碎屑等为食。因此,在每年的这一期间要经常向 池中泼洒发酵过的有机肥,使池水维持较高的肥度。浮游生活之后,摇蚊幼虫逐渐转为底栖生活,主要 以有机碎屑为食。这一期间要定期向池中泼洒发酵过的有机肥或直接在池中投放陆草, 让陆草腐烂发酵。 摇蚊幼虫具背光性。在光照强烈的夏季,要适当加深池水,使池水深度维持在 40-50厘米,或在池子的 上方加盖凉棚、搭设葡萄架等。摇蚊幼虫耐低氧能力很强,长期处于低氧环境或短期处于无氧条件下都 能正常生存。因此,培养摇蚊幼虫的池水不需加以特别管理;但如果池水过于老化,而变成臭清水,光 线大量透射到水底时,会影响摇蚊幼虫的生活。此时可更换部分池水,并向池中适当施发酵过的有机肥。 三、 捕捞。捕捞时,先用孔径为 1.5毫米左右的网将池中大颗粒的烂草败叶捞去,然后排去部分池水, 再铲取底泥,用孔径为 0.6毫米的筛网筛去淤泥,即可取得摇蚊幼虫。摇蚊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 大多数摇蚊在春夏两季都各能完成一个世代。在培育池中,摇蚊幼虫的生物量,虽然因季节有所波动, 但全年都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摇蚊幼虫的捕捞,可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进行。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