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临电工程施工工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临电工程施工工艺 1.1. 临时用电 按照 JGJ46 —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的规定: “临 时用电设备在 5 台及 5 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 50kW 及 50kW 以上者, 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管理的主要技术文件。 1.1.1. 主要技术内容 一个完整的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现场勘测、 负荷计算、变电所设 计、配电线路设计、 配电装置设计、 接地设计、 防雷设计、外电防护措施、 安全用电与电气防火措施、施工用电工程设计施工图等。 施工现场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 1.1.1.1. 外电线路 1.1.1.1.1. 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 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是指带电导体与其附近接地的物体以及人体之 间必须保持的最小空间距离或最小空气间隙。 在施工现场中, 安全距离问题主要是指在建工程 (含脚手架具 ) 的外侧 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和施工现场的机动 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安全垂直距离。对此, JGJ 46 —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已经作了具体的规定。 1.1.1.1.2. 外电线路的防护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 则必须采取设置防护性遮栏、 栅栏, 以及悬挂警 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 如无法设置遮栏则应采取停电、 迁移外电线路或改 变工程位置等,否则不得强行施工。 1.1.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 在施工现场, 由于现场环境、 条件的影响, 间接触电现象往往比直接 触现象更普遍, 危害也更大。 所以,除了应采取防止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 以外,还必须采取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1.1.1.2.1. 接地 设备与大地作金属性连接称为接地。 接地通常是用接地体与土壤相接 触实现的。 金属导体或导体系统埋人地内土壤中, 就构成一个接地体。 接 地体与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在电气工程上,接地主要有 4 种基本类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重复接地、防雷接地。 1.1.1.2.1.1. 在配电总箱及送电线路中间和未端作重复接地。保护零线每 一重复接地电阻≤ 10Ω。 1.1.1.2.1.2. 接地装置可利用建筑物正式接地线。 1.1.1.2.1.3. 接地体可采用角铁、扁铁、钢管或园钢。 1.1.1.2.1.4. 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 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1.1.1.2.1.5. 对塔吊、施工电梯等高矗设备作防雷保护装置,防雷装置的 冲击接地地阻值不得大于 30 Ω。防雷接地可利用建筑物正式防雷接地线。 1.1.1.2.2.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防雷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是参照第 3 类工业建、构筑物的防雷规定设置防 雷装置。被保护物的高度系指最高点的高度, 被保护物必须完全处在折线 锥体之内方能确保安全。在 JGJ46 —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 规范》 中,规定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以避雷针为轴的直线圆锥体, 直 线与轴即地面保护半径所对应的角为 60 °,这种简易计算,主要考虑到 施工现场使用方便等因素。 1.1.1.3. 施工现场的配电室及自备电源 1.1.1.3.1. 配电室的位置及布置 1.1.1.3.1.1. 通常配电室的选择应根据现场负荷的类型、大小和分布特点、 环境特征等进行全面考虑。 1.1.1.3.1.2. 配电室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配电线路的长度和减小 导线截面,提高配电质量,同时还能使配电线路清晰,

文档评论(0)

187****3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