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课件-1.ppt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课件-1.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子与客是否有同样的悲伤? ?味古今人生共情 在对宇宙的体察中,我们感受到了个体的渺小和短暂。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杨慎)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阮籍)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王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羊祜(hù)喜游山水,风景美好的日子,一定到襄阳城南的岘(xiàn)山游乐,饮酒赋诗,终日不倦。有次,羊祜慨然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像我和你们一样,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湮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如死后有知,我的魂魄仍会登此山的。”邹湛说:“您老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业绩和名望一定和岘山一样永存于世,至于我等之人,才像您说的会湮没无闻啊!” 悟“乐”之理 苏轼是如何劝慰客人的?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个人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但整个人类代代相承,却是永恒的。 (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 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同‘祈’)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庄子·齐物论》 一个人寿命长短,是勉强不来的。我哪里知道,贪生并不是迷误?我哪里知道,人之怕死,并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不知回归故乡呢?我哪里知道,死了的人不会懊悔他从前求生呢?梦中饮酒的人,天亮了以后在哭泣。梦中哭泣的人,天亮了以后去畋猎。梦之中又有梦,而且在梦中时并不自知是在做梦。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 ,见妇人引汲,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 从“取与不取”的角度:佛教,破除执着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 苏轼的这番劝慰之辞是否有避世之意?你怎样理解他最后的超脱? 儒、释、道的思想影响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儒:积极入世, 忧国忧民 佛:精通佛理, 不计得失 道:好学老庄, 追求内心调和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1057年,中进士,21岁。同年母丧,服孝三年。 1061—1066,任凤翔判官,后任职史馆。 1066年,父丧,服孝三年。 1069—1079,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太守。 1079—1084年,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 1084—1094年,复启用,官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兵部、礼部尚书。 1094年,谪居惠州。1097年,谪居海南儋州。1011年,北返,往常州,病逝,年64岁。 1037年—1101年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1,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2,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3,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4,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