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概述】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症。除心肌炎外,部分病例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
一、前驱症状:在起病前数日1~3周多有上呼吸道或者肠道等前驱病毒感染史,常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咽痛、肌痛、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症状。
二、心肌炎表现:轻症患儿可无自觉症状,仅表现心电图异常;一般病例患儿表现为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气促、心悸和心前区不适或胸痛。重症者则暴发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
三、体格检查:心脏大小正常或扩大,第一心音低钝,出现奔马律,安静时心动过速,伴心包炎者可听到心包摩擦音。严重时甚至血压下降,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四、分期
(一)急性期:新发病,症状及检查阳性发现明显且多变,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内。
(二)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客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至一年。
(三)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在一年以上。
【护理措施】
一、饮食: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二、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至体温稳定后3~4周,基本恢复正常时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继续限制活动量,一般总休息时间不少于6个月。重症患儿心脏扩大者,有心衰者,应延长卧床时间,待心衰控制,心脏情况好转后再逐渐开始活动。
三、专科护理
(一)密切观察和记录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心率、心律、呼吸、体温、和血压变化。有明显心律失常者应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发现多源性期前收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胸闷、气促、心悸时应休息,必要时给予吸氧。烦躁不安者可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有心衰时置患儿于半卧位,尽量保持其安静,静脉给药应注意点滴的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使用洋地黄时剂量应偏小,注意观察有无心率过慢,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和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有上述症状暂停用药并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避免洋地黄中毒。
(三)心源性休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扩张血管药时,要准确控制滴速,最好使用输液泵,以免血压过大的波动。
四、基础护理
(一) 病室保持空气清新、安静,温度18~20°C,湿度50~60%。
(二)及时更换衣物及床单。及时修剪指趾甲,保持指趾甲清洁。
五、健康指导:对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减少患儿和家长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强调休息对心肌炎恢复的重要性,使其能自觉配合治疗。告知他们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常识,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带抗心律失常药物出院的患儿,应让患儿和家长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用药方法及其副作用。嘱咐患儿出院后定期到门诊复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