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轮毂与轮缘处 l/t 的关系 一般要求 VuR 在出口处各流线上相同,但由于轮毂处(根部)叶片较短, 因此,就提高轮毂处的 l/t ,即: (l/t) 轮毂 = (1.3 ~ 1.4)(l/t) 轮缘 中间线性变化 三、叶轮的水力效率 在叶栅绕流时,叶栅对液体所做的功为 : 而液体克服迎面阻力所消耗的能量为 : 所以,叶栅的水力效率为 : z u P dN u ? ? ? z w P dN x x ? ? ? ? ) sin( sin 1 1 ? ? ? ? ? ? ? ? ? ? ? ? ? ? ? ? ? ? u w z u P z w P dN dN dN u x x c 由此可见,合力 R 与升力 Py 之间的夹角λ越小,则叶栅效率越高,通常将 1 /tgλ定义为翼型质量。 某种翼型,均有一最小的λ角。要使叶栅效率高,应选用最高质量区冲角。 叶轮的水力效率,可通过叶栅的水力效率求出(根据流过各叶栅流量的大 小取平均值) : 2 2 2 2 h o r r c r r m c hc r r dr r Q v dr r o h o h ? ? ? ? ? ? ? ? ? ? ? ? ? ? (注意,轮缘处翼型质量影响大) 四、升力系数与汽蚀性能的关系 汽蚀部位: 翼型汽蚀:多发生在叶片进口边背面及转轮叶片与轮毂连接处,及导 叶进口部位等。 间隙汽蚀:轮缘处工作面与背面压力差所致,在存在于轮毂的间隙处 升力系数越大, 升力就越大,发生 汽蚀的危险也就越 大。所以,在叶轮 设计时所采用的升 力系数是受汽蚀条 件限制的。 作用于翼型上的升力,应为翼型两面平均压力差Δp与翼型面积和乘积: F w c P y y 2 2 ? ? ? ? 又 F g H P y ? ? ? ? ? g w c H y 2 2 ? ? ? ? 而汽蚀与 P min 有直接关系,所伯努力方程有: ? ? g p g w g p g w m in 2 m ax 0 2 2 2 ? ? ? ? 翼型前的 P o 与 P min 之差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2 2 2 m ax 2 2 2 m ax m in 0 m ax w w g w g w g w g p g p H ? ? 定义翼型汽蚀系数如下: 1 2 m ax ? ? ? ? ? ? ? ? ? ? ? w w K i 则: g w K H i 2 2 m ax ? ? ? 若令: H H K ? ? ? m ax 则: g w c K H K H y 2 2 m ax ? ? ? ? ? ? ? 即: g w c K g w K y i 2 2 2 2 ? ? ? ? 因此: y i c K K ? ? 这样,汽蚀系数与升力系数成正比,即升力系数越小,抗汽蚀性能越好。 翼型的 K 值越小,抗汽蚀性能越好。 当翼型在叶栅中工作时, 系数稍有降低。通常取其值与单翼相等,是偏安全的。 五、轴流泵叶轮的设计计算程序(升力法) 设计时,泵的流量 Q 、扬程 H 、转速 n 和 NPSHr 等由用户提出。 设计过程分计算和绘型两部分。 (一)计算 1 、计算比转速 n s 、校核转速 n ( 同离心泵设计一章 ) 2 、估算效率η 按经验公式进行,水力效率可用下式估算: 2 0 ) 172 . 0 (lg 42 . 0 1 ? ? ? D h ? 3 、确定叶轮几何参数 按前述方法确定轮毂比 d h /D o 、叶片数 Z 和外径 D o 4 、确定计算截面 通常选取 5 个截面(柱面或球面),内外留有间隙,一般沿径向均布。 5 、确定轴面速度 Vm(Wm) 和速度环量Γ 的分布规律 6 、作各截面的速度三角形 根据三角形,求出W∞和β∞ 7 、选择翼型 各截面最好选同一系列的翼型 8 、选定翼型相对厚度 先定轮毂处的δ(按强度条件): H KD 5 . 1 ) 015 . 0 ~ 012 . 0 ( m ax ? ? 轮毂处的相对厚度一般为: ) 12 . 0 ~ 09 . 0 ( / ? l ? 轮缘处的相对厚度由工艺条件定,应尽量薄: ) 05 . 0 ~ 02 . 0 ( / ? l ? 中间线性变化。等叶轮设计完成后,进行强度校核。 9 、进行叶栅计算 利用基本方程式,逐次逼近。先算轮缘截面,再算轮毂截面,最后中间截面 这是因为:轮缘( A-A 截面)是主要过流区,对整个叶轮的效率和汽蚀性能 有 较大影响,因此,应保证其具有最高的效率和汽蚀性能,而轮毂 处的要求可适当降低。 (1) 轮缘处( A-A 截面)的翼型设计过程: a. 假定λ= 1 ° b. 预选 l/t c. 从翼型特性曲线上的最高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