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草篆隶:民国四大书家的墨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草篆隶:民国四大书家的墨迹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清末民初,一批仁人志士跟随孙中山推翻了腐朽的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在这批仁人志士中有四位知识渊博,德高望重,并以精湛的书法享誉书坛,这四位书法家就是吴稚晖、胡汉民、于右任、谭延闿。其中吴稚晖精于篆书,胡汉民工于隶书,于右任长于草书,谭延闿善于楷书,他们四位在当时可谓各领风骚,并被誉为“民国四大书家”。 精于篆书的吴稚晖 吴稚晖(1865-1953年),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名敬恒,字稚晖,江苏武进人。吴稚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具特色而有过较大影响的人物。22岁(1887年)考中秀才,24岁(1889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后三次参加会试皆未中进士。曾在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和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任教。 以后,他留学日本,去过英、法、德诸国,眼界大开。曾创办里昂中法大学并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呼吁中国青年到海外以半工半读方式留学。“勤工俭学”运动造就了很多青年才俊,譬如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他学贯中西,爱国坚定,生活淡泊,臻力教育,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崇敬并受到其深刻的影响。蒋梦麟称赞他是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照的彗星;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思想家之一;196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十三届大会上举荐他为“世纪伟人”。有趣的是,吴稚晖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陪都重庆,蒋介石曾力邀吴稚晖为新主席,但被其推辞。他一生十分简朴,敝衣败絮,安之若素,外出总是以步当车,经常罢车。他视金如身外之物,通通用来接济别人。他身边唯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2万多册的藏书,还有从21岁开始日积月累而成的二三十箱文稿、信件、剪报。其中重要著作有《上下古今谈》、《荒古原人史》、《二百兆平民大问题》、《注音符号作用之辨证》、《稚晖文存》等,在台湾出版的有《吴稚晖先生选集》、《吴敬恒选集》等。由于各种原因,大陆对吴稚晖的研究很少,实际上吴稚晖的经历、学识、思想、著作是很值得研究的。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如辛亥革命后,他积极提倡国语注音与国语运动,首创国音字典,开了中国拼音字母之先河,极大地方便了国人的识字。 在书法上,吴稚晖主要精于篆书,自幼学习大篆,民国时已是当代无敌的篆体家,作品线条静穆,结体安然。据说,清朝科举他中举人,后来他对朋友说,这个举人是我骗来的,因为我写的文章不长,但是全部是用大篆写的,所以科举考官看不懂字,但觉得字写得很好,就把我录取了。抗战时期,吴稚晖在重庆生活困难,便在重庆《中央日报》上登了则广告,表明开始卖字。直到抗战胜利,回到上海时,还是生意兴隆,被人戏称为“书画托拉斯”。由于吴稚晖的篆书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常与张大千等名家合作,书画合璧,交相辉映。新中国成立前夕,吴稚晖去了台湾,于是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他的书法几乎看不到,近几年,随着字画收藏的急剧升温,拍卖场上偶尔也能见到吴稚晖的作品,但价格不高。 工于隶书的胡汉民 胡汉民(1879—1936年)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字展堂,广东番禺人。早年求学菊坡书院学海堂,20岁任广州《岭海报》记者。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未久以退学潮回粤任教。1905年再赴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民报》编撰。1907年随孙中山赴河内,策动武装起义。1909年任同盟会南方支部支部长,策划广州新军起义及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时任广东都督,后随孙中山赴南京,出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旋回广东任都督兼民政长。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任中华革命党本部政治部部长。1917年任广州护法军政府交通部总长。1921年任广州非常大总统府总参议兼文官长,国民党“一大”任中央执行委员,兼广东省长。孙中山北上后留守广州,代理大元帅职。1924年以后胡汉民日渐主张反共。1925年8月因廖仲恺被刺案嫌疑,一度被拘,旋赴苏联考察。1927年4月与蒋介石合作反共,主持在南京成立的国民政府并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1928年赴欧洲考察,回国后任立法院院长。1931年2月遭蒋软禁,10月获释。后至广州,成为南方实力派反蒋精神领袖。晚年标榜抗日、剿共、反蒋三大政治主张。1935年胡汉民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次年5月2日在广州病故。1930年主持编成《总理全集》。1933年创办《三民主义月刊》。所著《三民主义的连环性》等,为国民党理论家阐释三民主义的代表作。 胡汉民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政治家,攻书,能诗,擅文词,书法精隶书和曹金碑及行书。胡汉民书法作品风格清挺峻拔,颇为耐看。早年学褚遂良和米芾,并能将褚遂良和米芾融合为一体。晚年攻曹金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