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经典的传说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山经典的传说故事 在中国的众多山脉中,泰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山。那你知道泰山经典的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泰山经典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泰山经典的传说故事篇【1】 在碑刻如林的岱庙里,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是秦代的李斯小篆。它刻于公元前二百零九年,虽历经百世,而风韵犹存。 对李斯小篆的历来评价很高,鲁迅誉之为“汉晋碑铭所从出”,堪称是一件艺术瑰宝。其遒劲若虬龙飞动,其清秀如出水芙蓉,足见其艺术魅力。正因为它举世注目,被视为珍宝,才引来它一段非凡的经历 据说,此碑是秦丞相李斯奉秦二世胡亥之命所刻,立于岱顶玉女池上,为其歌功颂德,明代嘉靖年间,为防止风蚀雨淋,移于碧霞祠东庑;到了清代乾隆五年,碧霞祠突然失火,火借风势,越烧越旺,结果把碧霞祠烧了个一塌糊涂,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飞,下落不明,许多人都 叹为可惜到了嘉庆二十年,泰安知县汪汝弼是个喜文弄墨的人,他早知李斯碑的珍贵,一直为不能亲睹而慨叹。他来到泰安之后,便下决心把它找到,于是他四处散贴告示,有告知其下落者,悬赏重金 不久,一位九十余岁的起赵氏老翁,由家人搀扶来到县衙,对汪知县说:“知县大人,在下是个瓦匠,以前在山顶修玉女池时,见过一段残碑,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寻之物?“赵氏老翁把碑的形状字迹等一一告知,说:当时被人扔进玉女池,望 大人差人前往查视 汪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己知十有八九是李斯 碑,自然喜不胜喜,也不怕山高路险,便邀前任知县蒋因培同赴上山。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冲洗后”臣李斯去疾昧死请“等字样,历历在目,的确是李斯真迹,于是汪知县大加庆贺,在山顶造房兴宫,于东岳庙西筑起精美的小亭,取名曰”宝斯亭“以后又改为”读碑亭“安放之日,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重赏了赵氏老翁。算来从失而复得,己有七十五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过了一十七个年头,到了道光十二年,东岳庙因年久失 修,西墙在一场暴雨后塌倒,此祸殃及读碑亭,碑亭被砸塌。新任知县徐宗干得知,忙差人从瓦砾中找出,将碑移到山下,旋转于岱庙道院壁间 光绪十六年,有一小偷,看到人们将此碑视作珍宝,想必此物定值千金,便在一个风雨之夜将此碑偷走。事发以后,即任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戒严,大索十日,终于在北关的石桥底下发现,重新置于岱庙,真可请千载碑文能历世,失而复得不寻常 现在李斯碑存于岱庙东御座内,我们今天能一饱眼福,目睹此碑,确是三生有幸,游泰山定要睹此碑,不睹乃一大憾事 泰山经典的传说故事篇【2】 岱庙之内,古析苍郁,黛色参天,铁杆铜枝,似虬龙蟠旋,千姿 百态,堪称绝奇,确是岱庙的一大景观。单就其形状而言,有的如儿子翘首,有的似灰鹤亮翅,有的如群鹰争食,有的似巨手挚天,真是无奇不有,赫人耳目。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汉柏。 汉柏,现在岱庙东南汉柏院内,有汉柏五株,相传为汉武帝封禅时所植,虽有两千一百余年,却仍枝茂叶盛,苍劲挺拔,有诗赞曰:东封玉辇不闻音,柏树犹能慰访寻,一代精神看翠霭,千年物色在苍水帘洞口风偏急,御帐亭边雪正深。到底凌寒谁与共,老松郁郁是同心。 正是这千代瞻仰,万人称赞的古柏,却有一株死于小人之手 据说,一九二八年军阀混战时,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孙良诚,曾率部队驻扎在泰安 ,把岱庙作为他的大本营,而把富丽堂皇的天贶殿当作马厩,在却仍枝茂浩繁的上凿孔打眼,安梁架木,设置马槽,拴驴喂马,把一个好端端的岱庙,弄的乌七八糟,不成样子。 一天,有个兵士,听说当年赤眉军想伐汉柏,见刀口流血水不止,没敢再砍,至今刀痕犹存,他便提刀来亲自尝试,想以验其真。正巧庙里的道士路过,上前劝阻,那兵士不但不听,反而动手打了道士几个耳光,骂道:妈的,你这个贼种,吃盐不多,管闲事不少,小心你自己的脑袋,不要让它搬了家。“说完把刀在道士面前晃了晃,拂袖而去。 道士本是好心劝阻,反遭这一顿打骂,实在咽不下这口窝囊气,便把状告到孙良诚那里,孙良诚对汉柏也略知一二,他想,赤眉军伐树尚能流传至今,如果 我出面制止,说不定会因护树有功,而流芳百世哩。(哼,谁不知道天贶殿早己马尿横流了)于是孙良诚为了显示他爱护文物,他对道士说:如此大胆,岂有此理,明天我一定亲自查问,严加惩处。”说完又安慰了道士一番,让他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孙良诚把部队集合起来,训了一通,让道士出来辨认,道士因为吃了那几巴掌,还险些挨了刀,所以 对那兵士也记的特别真节,不一会就认出来了,孙良诚下令把他打了一通军棍,又关进禁闭 事后,那兵士觉得道士这一状,使他受这一顿皮肉之苦,实在不甘心,可又不好对道士进行报复,便又在汉柏上打主意,一天晚上,他将一团沾有汽油的棉花塞进树洞点着,当人们发现时,树己烧焦,就这样,千年汉柏,竟死于一旦。 泰山经典的传说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