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王淑梅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盘古中学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
技术日益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 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制高点。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发展机遇,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网络性、超文本性提倡自主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实施协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 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在重视网络应用的同时,对多媒体教学同样应给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 提高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它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 通过教材分析进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结构基本上是在围绕目标和知识内容传授的顺序而进行,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信息技术走进校园,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发展机遇, 使我们一下子看清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痼疾和未来语文教学的美妙前景。 我校有规范的网络总控室、教师备课室各 1 个,多媒体教室 6 个,多媒体微机室 2 个,计算机 100 台,这些设备设施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 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如利用信息
技术的交互性,提倡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
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性, 实施协作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合作精神;利用信息技术的超文本性,加强研究性学习,促进学
生信息能力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会
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
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 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从而促
进语文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语
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一、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起着推动作用
(一)加大课堂容量,优化课堂结构
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
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加大课堂容量,优化课堂结构,形象地表
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教学内容,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信息化环境可以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
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的联系。 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 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亲身感受和
体验;利用网络技术使学校课堂和社会连在一起, 学生可以获取比学
校课堂多得多的知识和感受, 这是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 目前学
校书本教材知识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而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资
源的更新,可弥补书本知识的局限,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
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 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 利
于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发散性、批判性的思维。
(二)简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 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 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敕勒歌》一课时,开始学生觉得这首诗平白如话,没什么意思。于是我用 Authorware 做了这样一个课件:一开始, 在屏幕上出现一些静止的画面,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学生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这时,我就可以启发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都是什么颜色?哪些景物是这幅草原画面的主体形象?它们各占多大的比例?你认为在这些图
画中还应加点什么?这时, 学生们定会活跃起来, 展开他们想象的翅
膀,来描述他们“看”到的草原景象:在无垠的蓝天下有一片辽阔碧
绿的草原,在和风吹拂下,丰茂的草木府垂摇曳,绿波此起彼伏,正
在吃草的白色羊群时隐时现。而那草原与蓝天之间镶着的紫色远山,
又勾勒出了天高地广的恢宏气象, 从而共同感受到了诗的美。 学生在
老师的引导下, 就会徜徉神游于这个广阔的审美空间, 尽情地领略这
首诗的神韵妙境,充分地品味这“诗中有画”的美景。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强大动因。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从这个意义上说,激发学生学习语
文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帮助学生体会语
文学习内在的魅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科版教案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课.docx
- 河北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第一篇教材梳理篇课时训练12Units78八下练习冀教版57.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动词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情态动词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被动语态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邯郸市语文中考名师预测仿真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易错题型集训234106.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1部分教材梳理九全第20节Units910课时作业.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1部分教材梳理八下第11节Units12课时作业.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2部分语法突破专题11简单句和主谓一致试题3476.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