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其他系统伴随症状 KD可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 呼吸系统:咳嗽,间质性肺炎 神经系统:嗜睡、兴奋、哭闹、抽搐,无菌性脑膜 炎,脑脊液压力轻度↑,白细胞↑ 消化系统:腹痛、呕吐、腹泻、麻痹性肠梗阻、肝 大、黄疸 其他:关节痛、关节炎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心血管系统检查 其他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血液检查 血象 ( WBC ↑ 、中性粒C ↑,核左移) 血沉增快 C-反应蛋白增高 血小板从2~3周增多 免疫球蛋白增高 部分肝功(转氨酶↑、血清胆红素↑)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心血管系统检查 彩超 冠状A扩张、冠状A瘤、冠状A狭窄 心电图 R波和T波下降 是预测冠脉损害的主要线索 冠状动脉造影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 陈玲玲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1961年发现全世界的一例 1962年下半年报告了7例 1967年3月报道了50例 川崎富作先生 非猩红热性脱屑性综合症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 川崎病的病理改变 熟悉:川崎病的治疗 掌握: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掌握:川崎病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主要内容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概述 病因 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治疗 护理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概述 1967年,日本人川崎富作首先报道而得名 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临床特征: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心肌梗塞是主要死因 好发于婴幼儿(1~2岁多见) <5岁占80% 男:女为1.5:1 冬春季节为高峰期(12-5月发病较多) 有自限性 多数自然康复,预后良好 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KD分布于全球所有地区和种族,东方人多发 2003年全球累计病例已经超过30万例 日本每年5500例,79、82、86年在日本3次流行 1982年发病16,000例 流行期间4岁以内儿童发病率为172~194/10万 日本从1970年开始进行两年一次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患者总数为140,873人, 美国每年2000例,亚裔人多数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我国首次报道1978年 上海俞善昌教授 北京地区的发病率 已从1995年的19/10万 上升到2004年的50/10万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资料 时间 地区 发病率 男:女 发病季节 1989 ~1994 香港 25.4/10万 秋季多见 台湾 20/10万 1997 ~2001 四川 7.06/10万 1.66:1 2000 ~2004 北京 50/10万 1.83:1 夏季多见 7月高峰 2003.1~12 上海 34/10万 KD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因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1997~2001年四川省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 年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发病率 4.26/10万 5.21/10万 8.57/10万 7.7/10万 9.81/10万 全省共报告了KD患儿 1811例 病死率为0.08%~2%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病因至今未明 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 6月以下发病少,提示存在母体保护性抗体 地方性、流行性、季节变化,限于儿童 家庭中几乎没有接触感染 病因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病因 非感染说 中性洗剂、螨、地毯 免疫反应 急性期有超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免疫介导的全身血管炎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 基 本 病 变 全 层 血 管 炎 波及全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 非特异性血管炎症 血 管 周 围 炎 血 管 内 膜 炎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Ⅰ期(急性期) 约1~2周 Ⅱ期(亚急性期)约2~4周 Ⅲ期(恢复早期)约4~7周 Ⅳ期(恢复晚期) 7周或更久 按病变过程分为四期 特点: ①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 管及其周围的发炎 ②中等和大动脉及其周围 的发炎 ③淋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 的浸润及局部水肿 特点: ①小血管的发炎减轻; ②以中等动脉的炎变为主, 多见冠状动脉瘤及血栓 ③大动脉少见血管性炎变 ④单核细胞浸润或坏死性 变化较著 特点: ①小血管及微血管炎消退 ②中等动脉发生肉芽肿 特点: ①急性炎变大多都消失 ②中等动脉的血栓形成、 梗阻、内膜增厚 ③出现动

文档评论(0)

180****17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