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布施越有钱,越有钱越要布施――布施与财富.docx

越布施越有钱,越有钱越要布施――布施与财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4 越布施越有钱,越有钱越要布施 ——布施与财富 2011年 04 月 19 日星期二 17: 14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小资扎堆的钱局街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也算 是见识了许多人生百态。 一些富家少奶奶,闲得发慌,就经常以逛街购物为消遣。 高兴了自然要买东西;心情不好,更是疯狂购物填补空虚。 家中有三五百件衣物及鞋子的很常见,一些女人说起自己家中的衣服与鞋 子,绝大部分只穿过一次,还有许多买回去标签都没拿掉。 她们并不是需要,只是在花钱的过程中填补心中的空。 还有一个老顾客,养了一个贼靓的踢球的小子,到处飞来飞去给他捧场 子,送车子讨他欢心。 厮混了几个月,那小子傍到一个更疼他的姐姐,一脚揣了她。 那阵子时常到朋友店里借 “买”浇愁、发牢骚。 象这种 “购物癖 ”,越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越多,这都是心理极度空虚的表 现。 这个时代,空洞空虚、急需填补的心太多。 饱暖思淫逸,许多脑残级的事,都是心灵空虚惹出来的祸。 钱是个好东西,可有了钱不得见更快乐,心上的空洞哪里是钱能够填补 的?有的人侥幸生得好命,到人世间就是来消耗福报来的。 她们不懂得福报的来源,不知道福报也是有定数的。 人的欲心是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这个黑洞只会越撑越大。 一味地索求,只会越来越空虚。 这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学会与体会施予之乐。 施予的过程中,那种快乐与满足感是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的。 而且在施予的过程中,心态越来越阳光、越来越柔和,越来越安乐,这种 心态就是在造就自己的未来。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他的怜悯之心和乐于施予的习惯,才是交给孩子 一把真正能打开好运之门的金钥匙。 财富从施舍中来,而富贵布施易,正是积福的优越条件。 为什么不好好为自己积点福,让自己的生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呢?程 派《锁麟囊》中有一段唱词: “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 巢”。 富贵中人,一念善心就可轻而易举地做成很多善事,积下极大的功德。 这次在玉树地震的直播募捐晚会上,我注意到陈光标的气色,鼻子黄亮饱 满如老蚕茧,较之上次露面时远甚。 按相理而言之,这是财运极好的典型表现。 我没有了解过他的经营状况,但从他的气色中,完全可以断定其财富横溢 的程度。 施舍就是下种籽的过程,种下的种籽,很快就能开花结果,而收成是远远 多于种籽的。 许多富人都很喜欢布施。 微软的比尔盖茨,福建福耀集团的曹德旺就是典型的代表。 数十乃至数百亿捐助贫弱群体,这就是菩萨行。 我与不少富人有过诸多交往,无一不是乐于施舍之人。 许多人仇富,恐怕与不太了解有关。 有的人处世低调,他们的善行只是不为世人所知而已。 为什么一定要拿出点钱就满世界嚷嚷?陈光标的高调是为了带动社会的慈 善行为,而更多人的低调是在积阴德,都是尚德懿行。 比如在昆明投资的黄如论先生,其各种慈善捐资,至今累计已近 10 亿,但 知道的人却并不太多。 即使在昆明本地,随机去问,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位大慈善家的人也比较 少,远不及陈光标先生之如雷贯耳。 财富越施舍越多,而越贪越悭越少。 乐于施舍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贪求不足、分文不舍就会进入恶性循 环之中。 这种习气会生生世世延续下去,在轮回中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性。 富人好施,就是与生生世世带来的习气有关,这就是良性循环。 那这么说起来,贫寒之人是不是就没有了机会?布施还要看心态,贫寒人 家,一念不忍之心,箪食瓢饮之微薄施舍,就是功德无边的善举。 发心之诚切与否是最重要的。 实在没有财富施舍的人,种种帮助人的途径皆是布施。 安慰人是无畏之施,献血是布施,做义工是布施,举手之劳帮人一把也是 布施,看到导人向善的帖子帮顶一下也是布施 ...只要有心,种种布施途径无处不 在。 佛教之中的施食,就是最简易的积福之法。 念几遍普召请真言及变食真言等,一次施食,千万饿鬼皆得饱足,甚至因 此而得超度。 如果有开了天眼,看到那种宏大场面,古代大富人家在大灾之年开赈灾场 也不过如此。 你想想这是多大的慈善行为?而所需不过七粒米、一小杯清水而已。 当然,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慈悲心。 再贫寒的人家,一天也不会缺了这七颗米。 一元钱的大米,够你天天施食一两年。 而积下的福德,很快就能改变现世贫寒的状况,未来生生世世之富足更是 不可限量。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