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一:
顺平县桃花节伊祁山 (太子庵 )庙宇修建募捐倡议书
顺平太子庵庙宇修建募捐
倡议书
伊祁山是 “尧”的出生地,后因其五太子在此山出家修行,得名 “太子庵 ”,并成为历代佛教圣地。动乱年代建筑损毁后经陆续修建,山顶庙宇已初见规模。
为解决老人及行动不利者上山的困难,村民自发组织在山脚下重修庙宇 ??
顺平太子庵庙宇修建募捐倡议书
伊祁山 (太子庵)位于顺平县万顷桃源农庄民俗文化园(桃花节)内,距保定 45 公里。
山上有古老的洞穴、众多庙宇、殿堂、亭台,及原始氏族群居遗址。
这里人杰地灵,自古就是一片风水宝地,相传伊祁山是我们的祖先 “尧”的出生地。尧,姓伊祁 ,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 2377 年农历二月初二在伊祁山诞生 ,15 岁封为唐侯。 20 岁其兄帝 “挚”让位于他。后因水灾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尧在帝位 70 年, 90 岁禅让于 “舜”,尧活了 118 岁。
因尧帝五太子 “丹朱 ”再此山出家修行,故又得名 “太子庵 ”。经过历代官府拨银修建,成为佛教胜地。每逢庙会附近州县黎民及朝廷命官,都要上山朝拜。
后因动乱年代损毁,山上寺庙只剩遗址。近些年,经过各方支持和附近村民陆续修缮,山顶的庙宇已初见规模。
山顶庙群照片
至今每年正月、七月及仲春时节,显官达贵、商贾百姓、佛门弟子、文人骚客、八方而来,云聚这里寻根祭祖、诵经许愿、观景赏花、参加民族文化活动,为亲人祈福 ??为解决老人及行动不方便的人上山祭祖的困难,由山下张各庄村村民自发组织,民间募集资金,在山脚下修建庙宇一座。
1 / 13
由于资金短缺,困难重重,因此,恳请各方力量来捐助。希望您踊跃出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慷慨解囊,积少成多,共同完成这次修建。请见书者伸出捐助之手,以一颗真诚恭敬的心去布施,根据自己的能力出资、出物、出力。善心无大小,爱心无大小,或把平常乱花的钱节省下来,也可为修建寺庙添砖增瓦。
您这份弥足珍贵的慈悲心、爱心与菩提心会给我们带来无量的功德和福德。愿这次的发心捐助给大家带来终身的福报。一份善举,功德无量,名留千秋,子孙增幅。
当前情况:
庙宇设计共三间,现已打好地基,资金缺口较大,只有解决资金问题方可往下进行。庙址位于张各庄村村东山脚 ,坐北朝南。附照片:
已修建的地基 (13 年冬拍摄)
仰视照 (13 年冬拍摄)
俯视照 (13 年冬拍摄)
设计图
参照建筑照片
捐赠须知:
感谢您的善举,欢迎现场参观捐赠,也可直接找下列联系人进行捐赠,或通过银行打款捐赠。请注明姓名、地址及联系方式,对所有的捐赠将在启用现场的功德名单上张贴,部分根据捐赠者的意愿在功德碑上留名。
组织人姓名:
xxx(村民)组织人电话:
保定联电话:
xxx
2 / 13
银行账号:
打保定联系电话索取监督单位:
村委会募捐时间:
农历二零一三年十月十六至二零一四年三月十六开工时间:二零一四年三月竣工时间:
二零一四年七月初七(庙会)前
所筹善款专用,用于庙宇的建设及维护,不会有分毫私用建设预算(见下页)
为节省资金,基础施工由当地村民进行,古建筑等为外聘队伍工程名称:
庙宇新建占地面积: 260 ㎡建筑面积: 40 ㎡工程总价:万元
功德榜
篇二:
建设王叔和纪念园募捐倡议书
募捐建设王叔和纪念园倡议书
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广大医务工
麻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的城市,文脉深厚、民风纯朴、资源丰饶。麻城中医药文化渊远流长,名医辈出,其中魏晋著名医学家、太医令王叔和就与麻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他总结了魏晋以前中医脉学的光辉成就,编撰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搜集整理了张仲景
3 / 13
(265-
的《伤寒杂病论》;倡导饮食养生,开医学养生之先河;因此他也被尊称为 “药王”“、中华脉祖 ”。黄冈市中医药学会也将王叔和与原有定论的李时珍、万密
斋、庞安时、杨际泰等鄂东四大名医并称为鄂东五大名医。王叔和晚年
年)寓居麻城白果镇药王冲,精研医道,治病救人,卒后葬于麻城白果镇老爷山上。
历经 1800 多年的岁月烟尘,王叔和的大医情怀至今仍深刻在麻城人民群众
的心中。为了传承祖国医学遗产,弘扬王叔和甘于清贫、勇于探索、潜心医
学、济世救人的思想,自 2011 年以来,麻城市卫生局着手对药王文化进行挖
掘、研究和宣传,开展了纪念王叔和诞辰 1810 周年纪念活动,成立了王叔和研究会,编辑出版了《中华脉祖王叔和研究专辑》,提出筹建王叔和纪念园的设想,并致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市医德医风教育基地。随着王叔和寓居麻城、墓葬
麻城的史实传开,省市多名领导和专家学者也先后到药王庙考察和祭奠。尤其
是黄冈市中医医院以曾勇院长为首的干部职工,先后多次来药王庙考察祭奠,
今年单位又出资 50 万元、组织干部职工捐款 10 余万元用于修缮建设药王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