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 一辈子受用不尽。叶老的话阐明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培养途径有: 课前预习。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 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 ; 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 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 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把上面 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 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预习数学内容会显得较枯燥,所以,教师要经常表扬自觉预习的学生,以激励全体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课后整理。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 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 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 ; 三要积极思考、联想 ; 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 尝试活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作用,这是学生能进行尝试活动的心理支撑点。因此,学生具有了某一认知结构后,接着学习相应的后面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例如,学生 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之后,可请他们去尝试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然后,教师稍作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就可同化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当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又理解了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操作活动。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能同化又同化不了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心理就有求助于外围行为的倾向。这时,教师就请学生去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进而刺激其心理,促进他们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学到新知识。 当学生无知识基础可作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时,教师可直接请学生进行多次的操作活动,以不断刺激其心理,引起思维活动,从而达到理解新知的目的。 观察活动。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根据例证得到三个等式: (5+ 3) ×2=5×2+3×2 (6+4) ×30=6×30+4×30 (25+9) ×4=25×4+9×4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两个思考题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都具有 什么相同点 ( 即规律 ) 。①竖里观察,等式的左边都有什么特点 ?等式 右边又有什么特征 ?②横里观察,等式的左边与右边有怎样的关系 ? 教师再要求学生把记录的文字: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两个积的和,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 整理一下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 思考活动。所谓思考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进行比较深刻的、周到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 学生有了思考方向,并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想像,他们才有可能捕捉到丰富的材料,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长期培养学生,有利于他们形成思考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质量。 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活动的基本途径有: 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概括或抽象。 对思考对象展开联想,将其归纳到已有的经验中去。 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弄清题意 ; 接着对条件和问题展开联想 ; 然后,借助已掌握的概念进行思维活动 ( 如判断、推理、变通等 ) ,把条件与问题“接通”—建立模型。 自学活动。中高年级学生随着识字量增多,数学知识的长进,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基础,这里主要是指学生课内的独立性自学活动。 学生要掌握认真阅读课本的方法。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及其他文字,要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反复地阅读,直至读懂、读明白意思为止 ; 要把文字与插图结合起来看,这样有助于理解图意、弄清文字 24 意思 ; 要有重点地阅读某些教学内容,如重点阅读“想”的过程,方框内的结论,把重点的词、勾画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教材的关键、本质。 学生可做一二道题目试试,看会不会做,如果感到还有困难,那么再次进行阅读,再次尝试做题目。 教师要求学生做类似例题的练习,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

文档评论(0)

183****6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