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陂隧道进口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XX至XX铁路TJZQ-10标 东坡隧道 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一局集团XX铁路TJZQ-10标项目经理部 二OXX年三月 目录 TOC \o 1-5 \h \z ~、 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o Current Document 二、 工程概况 2 2.1工程简介 2 2.2工程地质条件及构造 2 2.3水文地质条件 3 2.4施工交通条件 3 \o Current Document 三、 防排水设计 4 3.1防、排水原则 4 3.2施工工艺 6 3.3基面检查处理 7 3.4防水 9 3.5排水 11 3.6注浆堵水 13 \o Current Document 四、 排水施工管理 14 五、 质量保证措施 15 5.1组织保证 15 5.2技术保证 15 5.2.1质量控制标准 15 5.2.2质量保证实施 16 六、安全及环保措施 17 6.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7 6.2安全人员配备 17 6.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0 6.4环境保护措施 21 6.5防火措施 21 PAGE PAGE #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铁路总公司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验标等各项技术标准: (1)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O1O-2O10 (3) 《地下水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8 (4) 《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1.1.2铁路总公司下发的有关铁路建设施工安全、 质量、文明施工方面的 有关文件、通知。 1.1.3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设计图和设计文件。 (1)《东坡隧道设计图》 (2 )《铁路用地及排水系统图 DK302+647.5厂DK321 + 1OO.O0〉 (3)《双线隧道防排水及辅助工程措施参考图》(图号: XX太晋施隧 参 11-01 ?34 ) 1.1.4现场调查资料,我公司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科技成果及用于 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等。 1.2编制原则 1.2.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 准; 1.2.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 是相结合; 12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 管理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东陂隧道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大箕镇。隧道进口里程为 DK316+756 出口里程为DK317+193隧道全长437m最大埋深51m隧道全线位于 直线上,隧道进口至出口范围内纵坡为 27.639 %。下坡。土壤最大冻结深 度为0.37m。隧道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2g (地震基本烈度为W度)。 2.2工程地质条件及构造 2.2.1地形地貌 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植被极发育。隧道所经丘陵地段海 拔高程一般550.732m~601m之间,最高点(里程DK316+880)海拔高程 594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处,海拔约为550.732m相对高差为50.268m。 进口自然坡度为35° ~40°,出口自然坡度为45° ~50°。隧道最大埋深 51m。 2.2.2地层岩性 隧道区上覆第三系上新统(N2)粉质黏土;下伏奥陶系中统下马家 沟组(O2X)泥灰岩、角砾状灰岩、奥陶系下统三山子组(O1S)白云质灰 2.2.3特殊岩土 隧道范围内无特殊岩土 224不良地质 (1) 崩塌落石:主要分布于隧址区出口冲沟两侧缓坡地带, 岩性主 要为白云质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导致坡顶形成危岩体、 冲沟底部有上部崩塌的直径 1~5m不等的落石。落石主要影响隧址区在 DK317+177~DK317+19段,厚度约为 1~5m (2) 岩溶: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O2X)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中 溶蚀严重。角砾状泥灰岩与泥灰岩界面、白云质灰岩与泥灰岩界面发育 溶洞、溶隙。 2.3水文地质条件 (1) 地表水:隧道区域内地表水不发育,经勘测无地表水。 (2) 地下水:根据调查,结合物探揭示,依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 水力性质及水力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赋存于裂隙、溶洞、溶隙中,局部水量较丰富。该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 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雨季水量较大,旱 季水量相对较小。 (3) 隧道正洞穿越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参照隧 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洞身涌水量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进 行

文档评论(0)

大宝&小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