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案.pdf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 二课时教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 组第一篇课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 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 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 李星华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 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 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 的事迹,抓住对人物进行描写的重点句子,体会细节描写在 刻画人物特点时的作用。 1 / 11 3 、在刻画人物时,体会作者多次采用了对比手法,体 现了人物的刚毅、沉着和冷静的性格特点。 4.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生动的描写感受李大钊 的高贵品质。 2.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教学。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2 / 11 一、复习导入: 、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内容? 2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革命创设人之一李大钊 遇害的经过,本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李大钊。 二、精读感悟: 、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形象?是从哪感受到的? 大家按“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 文,思考: 我看到了一位( )的革命者形象。我是从( )事件中的这些语句描写中感受到的。 2、交流讨论: a 被捕前: 3 / 11 (1)“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出 示第七段)指名朗读。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 (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 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钊被捕前局势越来越严重? (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以下三个地方: ①烧掉文件书籍;父亲整理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来的 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 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形成了对比,②张作霖 要派人搜查;③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2 )填空:从被捕前看出,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忠于革命事业) (3 )指导朗读。读出情况的紧急。 4 / 11 b 被捕时: (1)读议句子,填空:从被捕时看出,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临危不惧)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 向外走。”从“不慌不忙”一词体会到什么? (从“不慌不忙”一词体会父亲镇定自若,体会父亲为 革命事业早已做好各种准备。 ) 从父亲的语言和动作中,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 理可讲的。 ”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体会父亲在敌人面前态 度严峻,猜测父亲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汇报其他段落 : 面对敌人, “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形成对比

文档评论(0)

134****3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