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感言(多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课感言(多篇) 篇:听课感言 听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创新课程研讨会有感 ------教育这条路很长 赵梦婕 上个星期,我们怀着兴奋而激动的心情,参加了重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为期两天半的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创新课程研讨会。感谢学校给我机会,让我能感受到名师的风采。在这场高质量高密度的研讨会中,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了许多名师,见识到了他们浑然天成的风格,更有幸聆听何捷、薛法根、何夏寿等专家的讲座,收益颇丰。 两天半的研讨会紧张而又充实,给了我很多启示,现做如下。 一、教无定法,但有最合适自己的方式。 研讨会中,每位老师都风格迥异,或幽默风趣,或柔美亲切,或博学沉稳。这些名师个个简单朴素,完全没有一点傲气;但再普通的衣着也掩盖不住他们身上的博学气息,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都散发着知识分子的光芒。 在这次的创新课程研讨会中,各位上展示课的名师都选择了常规课,教学方法各有特点,给在场的老师带来了深刻又难忘的回忆。睿智幽默的何捷老师,循循善诱、层层剖析的薛法根校长、让语文课变得有韵律的李丽老师,中国味十足、文化底蕴丰厚的何夏寿老师。这次研讨会中有阅读课,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吟诵教学。一直站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我,总是感到十分焦虑,课堂总是呆板乏味,没有小学课堂该有的活跃。看了何捷老师的一堂课,他用他的幽默化解了孩子们的紧张与不适,并用他的教育智慧带着孩子们领会了表达情深,带给我们一堂让人动容的《慈母情深》。 二、关注学生。 这次的研讨会大多数名师上的都是常规课,没有华丽的表演,只有实实在在的教学生,但也侧面说明了名师较之普通教师,更加关注的学生的学。李丽老师的一堂《古朗月行》让人印象深刻,孩子们在课上跟着老师尽情吟诵,十分和谐。可李丽老师课后的第一句话是,她这堂课的80%都没按她的教学计划实施,因为当她看到那一张张天真的脸,她就决定跟着孩子们走。我对李丽的老师的这句话感触很深,因为在我平常的教学中,总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孩子们在学习中一些真切的需要,我感到很惭愧。在这样的研讨会上,我们的名师都能做到将课堂交给学生,我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更多考虑学生的课堂反应。 一线很有希望。 江北区教研员罗萍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在云端舞蹈,要在地面行走。”这次研讨会让我领略到名师的风采,但我也发现,大部分名师都是一线教师,都带着自己的班级。作为一线教师的名师们的课堂和谐活跃,他们的讲座也最能让台下的我们感同身受。空泛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的讲座中变得实在,不再是纸上谈兵,遥不可及的条条框框变得简单可行。老师不用再为怎么搞好教学而困惑了,名师也是从一线开始的,所以在一线奋斗的我们还是很有希望的! 四、爱很重要 都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尽自己的全力将它做好!在这次研讨会中,无论是名师的展示课,还是他们的讲座,都能感受到他们心中充满了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全心全意做教育,对孩子的爱,一心一意为孩子,我觉得这也是他们成为名师不可或缺的。 何捷老师说:“不怕你开始后的放弃,就怕你根本没有开始!”可能是个人原因,特别喜欢何老师的风格,觉得他说的什么都是对的,当然他本来就是对的!他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爱的课堂,这种爱不直接,但孩子们都能感受到。甚至我都在幻想自己能和孩子们有这样幸福的默契该多好,这值得我继续摸索学习! 重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课程研讨会圆满结束了,但是我的教育之路才开始,而且路还很长,我会汲取此次研讨会的精华,融入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站在一线,做好自己,教好学生,以求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也让我在教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第2篇:听课感言 ——听《解决问题的策略》随感 今天,我们举行了数学学科大研讨暨五六年级数学课例研讨活动,安丽玉老师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搬了无锡市某小学老师的公开课——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二课时。很佩服她的勇气和智慧,因为她的精心付出,使所有数学老师增长了见识、获得了深刻、崭新的思考机会。 研讨过程中,很欣喜地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话筒传过基本没有停住的时机,我真想让它继续传下去、再传下去。到这里,这堂课的研究价值已经充分地体现了。如果仅仅只是平淡、只是一种声音,那样的课也就不值得咀嚼回味吧。 再来审视一下这节课,我觉得它的教学重点是“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将条件适当转化”,教学关键点是“找准对应分率”。回味一下,我们值得学习它的哪些举措?它的技能训练比较扎实,这是新课程理念呼唤的一种回归。能够将零散的旧知有机地串联在“转化”这根指挥棒上,这是我们普遍缺失的大教材观。就教材教教材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