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
现在打开朋友圈, 每天都有人在遗憾地说“今天又睡到十点, 早
起跑步的 计划
泡汤
了”, “昨
晚一直在 刷微
博,给自 己安
排的读书 两小
时的计划 没有
执行”,“今天周末,出门踏青去了,本想晚上回来写完明天要交的稿子,但现在浑身无力,明早再写吧”。我相信每个人在做计划的时候,都是有着美好的、激动人心的夙愿的,可无论这个夙愿多么现实和有成效,比如跑步可以减掉身上的赘肉,都无法改变他们的懒惰、拖延的状态。长久观察之后,我发现,这种人一个月里至少得有四五次这样“遗憾”的表达, 我甚至能想象他每次向别人诉说时的愁眉苦脸,可不管当时是如何地谴责自己,到头来,还是改不掉身上的坏习惯,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不到。
我大致就把这类人归为不努力的人群。 无法想象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每天都活在一种自我谴责中。 而纵观周围的对生活满意度高的人士,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允许自己一次次地拖沓、 无聊和懒惰的,相反他们抓紧了分秒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只给奋斗找时间, 不
给空虚留时间。
在我的微博上, 有一个名叫“每天打鸡血”的分类, 开微博三四年的时间,我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会刷一次这个分类上所关注之人的更新。到目前为止,我微博上关注了近千人,但这个分类里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五个人,在这五人之中,又只有一个人是我几年里从来没有间断关注的,她就是专栏作家、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的主播麻宁。相比较那些明星大佬,她没有那么风光,但也因为如此,她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普通白领应该有怎样美好的生活状态, 她的日常生活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以致每个人都可以学习。
她出生在河南鹤壁, 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的播音主持专业本科, 因每年成绩都是第一,顺利地被报送到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做了交通台的主播。很多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在她这里,算是有了很好的注解,学习上如此优秀的她,更是生活的好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她写的一条微博, 她这样写道“为了充分
利用时间坐着 23:55 的红眼航班回来,一夜没睡。今明两天上直播,
同时还要在 31 号之前完成这么多事 ,, 但是居然只用了一天就基本
都做完了!剩下的两件事也都会在一天之内完成, 我真是太感谢自己
的没有拖延症了!”她所谓的“只用一天的时间都昨晚的事情”包括:完成《时尚新娘》的专栏、《年轻人》的专栏、物业费、车险、送干洗、给爸爸电话、拷照片、提供父亲节采访资料;“剩下的两件事”是办签证和《女友》专栏。大家可不要忘了,她是坐夜班飞机回国的,第二天没有倒时差、 没有躺下休息,竟然还顺利地完成了这么
多事情。作为一名写作者,我深知写作是一项脑力劳动非常大的工作,她竟然还顶着疲惫写完了两篇专栏,于是,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她可以以 20 多岁的年纪,在北京买了房,有了车。
这当然不是偶然, 即便她的微博不展示她今天做了什么, 你也会从她的只言片语中看到她勤奋而快乐的生活状态。最近的一条微博,她写道“7点到 8 点写专栏, 9 点到 17 点上节目, 19:30 到 21:10 东宫看《最后的晚餐》, 21:20 到 22:30 三联采访”。不管工作如何劳累,如果有好话剧,她一定抽出时间来看。
所有看过麻宁照片的人都会觉得她好美, 那种美不是五官有多么妥帖,身材有多么棒,而是她的脸上没有一丝懈怠、一丝无趣,整日都是神采飞扬的,她有一双感染人的眼睛, 让每个人都愿意和她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没错,精进的人都挺快乐的。
如果说,你们觉得麻宁名校毕业的光环, 会让她觉得有种最初的优势所在,还不足以激励你那颗已经懒到扔块石子都不会起涟漪的心湖,那么,我就用块石头砸向你,让你有些稍微的摆动。
我有一位“忘年交”前辈, 他叫周智琛, 媒体圈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名字——国内最年轻的社长。 1980 年出生于福建泉州, 2003 年七月毕业于华侨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通过各种招聘和考试,进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2006 年 3 月,不到 26 岁的他,离开南方报业,而出任东莞日报社执行总编辑; 28 岁创办《东莞时报》; 2011 年 8 月,到云南《都市时报》出任社长、总编辑,时年 31 岁。
对很多人而言, 22 岁到 28 岁这六年,是人生中最黄金的几年,
这几年中你的努力程度, 会直接决定你的中年和老年将会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度过,我想周智琛是深谙这个常识的。 2011 年,我有机会参加他举办的首届“都市时报”青年记者训练营, 从全国 400 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出 20 名学生去参加,提供食宿,还有稿费可拿。虽然我早前就听到过关于他的故事, 但是当我真正和他接触起来, 才知道他之所以成为他的理由。
白天时,他的办公室很少开着门,他要去参加这个会议、那个活动,他算过一天辗转三四个场合是常事儿。你如果想要找他,最好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