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下一代新能源车核心动力.docx

氢燃料电池-下一代新能源车核心动力.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氢燃料电池:下一代新能源车核心动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探索: 行行查(行业数据库): 乐晴智库(研报精选):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规划提出,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围绕车用操作系统,构建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数据与软件等领域市场主体深度合作的开发与应用生态。还要求攻克氢能储运、加氢站、车载储氢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 从扶持力度上看,近年来我国对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较大,且短期内没有退坡。 从扶持方法上看,我国目前一方面通过购置补贴来降低价格、刺激需求端;另一方面,频频发布氢能与燃料产业战略规划,并投入大量资金作为研发支持,不断为供给端释放积极信号。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截至今年2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公示清单达到四批,其中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支持资金近8.27亿元。 近年来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高速发展: 2013~2017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仅为6475辆,其中大部分为丰田的Mirai系列。 2018年销售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合计销售5525辆;2019年全球销量增至7500辆,其中主要增量来自于中国。 国内的燃料电池汽车从2016年的629辆迅速扩张到2018年1527辆,在2019年实现2737辆,同比增长80%,增速明显。根据规划来看,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愿景是到2030年实现百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路行驶,到2050年与纯电动汽车共同实现汽车零排放。 燃料电池(FuelCell,FC)是一种能有效控制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并将其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是一种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器。 被誉为继火电、水电及核电之外的第4种发电方式,其下游应用广泛。 燃料电池能量密度高、效率高,同时不改变用户习惯的燃料电池汽车,长期来看很可能取代目前的燃油车,及纯电动汽车。在车用场景中,燃料电池可解决锂电池里程焦虑,且燃料电池充氢时间短,在重载、长距离场景中优势明显。但目前燃料电池仍存在成本高、循环衰减性能差、加氢站建设不足等问题,仍处产业化初期阶段。图表来源:电动邦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来看,主要是由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瓶、驱动电机、辅助系统等构成,其中燃料电池系统为核心部分。 燃料电池系统由电堆和辅助系统两部分组成,目前燃料电池系统和储氢系统占据整车成本的65%,远高于锂离子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成本占比。辅助系统还包括空压机、控制器、氢循环泵等,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燃料电池电堆和空压机,其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占比最高,分别为49%和21%。 也就是说,目前来看加强燃料电池电堆和空压机的研发,可以大幅降低燃料电池的整车成本,其技术的进步尤为重要。 燃料电堆催化剂主要为铂金属,且国内用量远高于国外,成本高昂,成为制约燃料电池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降低催化剂中的铂用量是需要重点攻克的技术难点。 在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方面,我国除了石墨双极板、石墨板电堆在性能价格方面当前可与国外产品媲美外,其余产品差距还较大,国内普遍处于小批量,样品阶段,原因主要是早期国内产业链企业较少;研发基础弱;技术积累时间短。 图表来源:方正证券从氢燃料电池全球格局来看,日本和美国对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处于主导地位。1998~2005年日本和美国的相关专利数量迅速增加,分别达到峰值2783件和1285件。 日本的增长趋势明显,得益于其1993年开展的WE-NET项目,该项目投资2亿美元,将日本氢能发展分成了1993~1998年和1999~2002年两个阶段,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日本氢燃料电池技术专利数量的增长。 2006~2018年,由于前期技术积累,日本和美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呈下降趋势。目前国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完成了整车的技术、性能研发工作,整车性能已能接近传统汽车水平,部分领先车企产品的成熟度已接近产业化阶段。 如日本丰田、本田和韩国现代汽车,其中丰田Mirai汽车销量处于领先水平。中国燃料电池技术起步较晚,但市场潜力巨大,吸引巴拉德、Hydrogenics、Nedstack等国外电堆企业在国内布局。中国于1993年开始持续出现相关专利;后期专利数量上升明显,分别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各有一次增长高峰,可见与专利数量上升与国家氢能及燃料电池政策规划息息相关。从增长趋势看,中国后续专利数量会继续增长,或超过日本、美国,其潜力较大。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初期以公交及商用车为主,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前瞻部署。 2019年上海申龙完成903辆燃料电池客车,中通客车686辆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