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小议阶层利益的法律调整.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剖析小议阶层利益的法律调整 本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目前学术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来看,大致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结构理论:一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为代表的“两大基本阶级———若干其他阶层论”,认为工人和农民仍然为中国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其他社会阶层包括:个体经营者阶层、非公有制企业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二是以陆学艺为代表的“层化论”,认为一个现代化社会分层结构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已现雏形,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勾划出当前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三是以李强为代表的“碎片论”,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发展变化十分迅速,各社会利益群体正在不断分化、解组(disorganization)和重新整合(reintegration);现阶段中国的社会分化呈“碎片化”状态,即社会结构尚未层化和定型,现阶段中国社会成员可分为四个利益群体而不是阶层,即所谓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四是以孙立平为代表的“断裂论”,认为中国的社会资源逐步向少数人聚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弱势群体“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难以实现由传统社会身份向现代社会身份的转变”,经济改革的结果并未带来相应的社会发展结果,并未为广大社会成员所共享,从而形成了一个断裂的社会。中国社会阶层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整机制朱未易内容提要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全方位的系统性利益调整已迫在眉睫,而法律调整机制在平衡阶层利益冲突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法律调整的关键就在于对阶层利益进行界分和配置并予以法律上的确认,以保障每个社会阶层的权益,特别是弱势阶层及其利益群体的权益。社会阶层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整旨在建构利益冲突表达、利益冲突选择和评价以及利益冲突平衡的机制,以达到界定利益边界、调整利益配置、确认利益差别和平衡利益冲突之目的。以上四种不同的社会结构理论都有一个共识,即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全方位的系统性利益调整已迫在眉睫,这其中就包括了法律规范的供给及其调整机制的运行。合法的利益冲突要靠构建放任性、导向性和奖励性的法律规范来解决,而非法的利益冲突则要靠构建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来解决。本文拟从法社会学视角就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调整机制进行探讨。 二、法社会学语境中的社会阶层利益及其利 益冲突的生成马克思对利益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表述“: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1]。利益可以分为经济利益、精神利益和政治利益,其中经济利益是全部利益的基础和核心,因为人们的一切活动“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2]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阶层冲突的核心是利益冲突。利益是“个人或个人的集团寻求得到满足和保护的权利请求、要求、愿望或需求”[3]。美国社会学法学创始人庞德认为利益是“人们,个别地或通过集团、联合或关系,企求满足的一种要求、愿望或期待:因而利益也就是通过政治组织社会的武力对人类关系进行调整和对人们的行为加以安排时所必须考虑的东西。”[4]一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法律现象,都可以从利益那里得到解释。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础,利益是生活中唯一普遍起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矛盾根源[5]。利益虽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但在法学研究中却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甚至有的学者将其作为法律的一项基本价值来研究[6]。可以说,“所有的法律,没有不为着社会上某种利益而生,离开利益,即不能有法的观念的存在。”[7]利益法学派在立法问题上主张,法规范中包含的原理是立法者为解决种种利益冲突而制定的,法是冲突的人类利益合成和融合的产物。法只表明某一个社会集团的利益胜过另一集团的利益,或双方的利益都应服从第三个集团或整个社会的利益[8]。社会阶层利益的获得取决于该阶层在社会中对社会资源的占有量,虽然资源不等于利益,但资源占有量直接决定获取利益的多寡。社会资源的获得从一般意义上说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市场博弈的途径,靠阶层及其群体成员通过市场博弈而获得,如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阶层,他们的经济资源或文化资源的获得绝大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的竞争获得的。另一种是体制安排的途径,由阶层及其成员利用自身所处的体制优势获取,如国家社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等阶层,他们政治资源或文化资源的获得主要来源于所在体制内的制度供给。如果用市场博弈和体制安排分别为纵横坐标的话,那么社会各阶层拥有社会资源的多少都可以在这个坐标系中找到自己阶层的位置。但是,无论是占有资源丰富、获

文档评论(0)

157****54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