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带类试验专题.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纸带类”实验专 题 —— 以“以点带面”的方法进行实验复习 以点带面,高三物理实验复习的一种有效策略 以点带面实验复习法,就是在实验复习中紧紧抓住与之相关的重难点,把握总 体结构,摸清各知识点的结构体系,以点带面,用面促点,使所掌握的知识相互关 联而不孤立零碎,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同学们对知识进行整体性,综合性总结,使 同学们能达到更高层次,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网络化,系统化,从而提高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一、用一种仪器,复习若干个知识内容 打点计时器 是高中阶段学到的第一个重要的实验仪器,其用途非常广泛,也是 高考的热点,借助它不仅可以确定时间这个物理量,还可以实现其他许多功能 ( 1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测量哪些物理量?哪些是直接测量量?哪 些是间接测量量? ( 2 )如果把纸带与匀变速运动联系起来,能做什么? ( 可以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等) ( 3 )如果把纸带与牛顿第二定律联系起来,能做什么? (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 ( 4 )如果把纸带与动能定理结合起来,能做什么? (可以做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等 ) ( 5 )如果把打点计时器置于竖直方向使用,能做什么? ( 可以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等 ) (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二、用一种装置,复习若干种实验方法 《考试大纲》规定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实验有十二个,但不同 的实验之间有许多联系,尤其大知识领域内的实验,相似之 处就更多。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力学实验中频繁出现, 下面举例说明。 例:用该装置可以做“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 0 点 开始,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 0 、 1 、 2 、 3 、 4 、 5 、 6 都 为计数点。 测得: s1= 1.40 cm , s2=1.90 cm , s3=2.38 cm , s4= 2.88 cm , s5=3.39 cm , s6=3.87 cm 。那么: ( 1 )在计时器打出点 1 、 2 、 3 、 4 、 5 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1= cm/s , v2= cm/s , v3= cm/s , v4= cm/s , v5= cm/s 。 (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 — 时间图象。 ( 3 )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1.35 16.50 21.40 26.30 36.30 变式 1 探究加速度与力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 d 、 t 表示为 a = ;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一种即可) 。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 a .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 .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 .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 .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例 1 ( 2010 年山东卷 — 23 )( 1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 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 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 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 MN 、 PQ ,并测出间距 d 。开始时将木板 置于 MN 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 的示数 F 0 ,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 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F 1 ,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 到 PQ 处的时间 t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 a 与弹簧秤示数 F1 的关系。右面图象能表示该同 学实验结果的是 。 2d/t 2 保证 F1 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 bc 【解析】 ( 1 )①木板在 MN 与 PQ 间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d=( 1/2)at 2 ,所以 a = 2d/t 2 ,保证 F1 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 求平均值; ②由题目条件可知加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