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VIP

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1976年出土的利簋及其铭文拓片。学者张政娘释其铭文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有助于研究当时的 ①军事战争 ②天文历法 ③土地制度 ④商品经济 ⑤文字书法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2. 《后汉书》载:东汉后期,“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相等)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这说明当时的豪强地主 A. 具有州郡行政治理权 B. 成为政府的主要依靠力量 C. 不承担赋税徭役义务 D. 在地方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3.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佛教 A. 改变了基本教义 B. 出现了人文关怀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迎合了本土文化 4.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在给西方人介绍中国时说:“中国人中也有德高望重之士著书立说,但多为伦理方面的,并非科学的著述,而是根据《四书》中的名言发挥申述。此书尤受儒者重视,日夜手不释卷。该书体积并不很大,较西塞罗的《书信集》还小,但注释它的书籍却汗牛充栋。”利玛窦这段话的核心是 A. 感叹中国饱学之士众多 B. 阐述中国古代学术的特点 C. 赞扬中国传统文化繁荣 D. 倡导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5. 1911年,清政府出台“铁路国有”政策,宣布“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取消”,由此剥夺了各省商办铁路的权利。时人指出:“以路抵款,是政府全力夺自百姓而送外人。”由此可见,这一政策的实质是 A. 以路权抵押换取外债 B. 集中全国力量建造铁路 C. 削弱商办铁路的实力 D. 强化对地方经济的控制 6. 孙中山流亡日本时曾言:“以‘宋案’、借款之故,促起二次革命,不幸精神涣散,相继则走……谈及将来事业,意见分歧,或缄口不谈革命,或期革命以十年,种种灰心,互相诟谇,二十年来之革命精神与革命团体,几于一蹶不振。”据此,孙中山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 A.帝国主义列强暗中破坏B.群众基础极其薄弱C.国民党内部缺乏凝聚力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7. 1935年6月28日,美国决定将中美外交关系提升至大使级。美国驻华公使詹森成为首任驻华大使,施肇基为首任中国驻美大使。美国作出这一决定应该是基于 A.国民政府日臻稳固 B.日本侵华进一步加剧C.国共两党关系缓和D.民间外交的大力推动 8.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 A. 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B. 意味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C. 顺应了中国人民和平建国强烈愿望 D. 标志着国共两党就建立联合政府达成共识 9. 下表是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体现了当时的财政收支变化情况。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 年份 总收入(亿元) 总支出(亿元) 收支差额(亿元) 1959 487.12 543.17 —56.05 1960 572.29 643.68 —71.39 1961 356.06 356.09 —0 03 1962 313.55 294.88 18.67 1963 342.25 332.05 10.20 A.“一五”计划的实施B.苏联加大了对华援助C.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进D.八字方针的有效实行 10. 1985年,经济学家薛暮桥说:“几年前人民追求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大件,现在这些耐用消费品已经基本满足需要了。人民开始追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等高级耐用消费品。不论老三大件(主要是手表)还是新三大件,近几年价格是下降的,今后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当时中国 A. 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 B. 民众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C. 改革开放切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D. 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众消费升级 11. 梭伦改革开启了雅典民主的进程。针对城邦中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梭伦宁愿遭受双方仇视也要为城邦订立最优良的法律。他在诗歌中表达了立场:“我屹立于此,为双方挥舞坚实的大盾,不许任何一方行不义而占上风。

文档评论(0)

青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教育教学,教育辅导教学及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