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尝试方案范文文稿.docVIP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尝试方案范文文稿.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尝试方案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尝试方案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也使教师惰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从自我做起,潜心挖掘教材,对教材中实验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就做了如下的改 进,使装置简洁、轻便,操作简单;同时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安全环保。取一条约30厘米长粗细适宜的铁线,一端弯成小圈,锤扁作成小燃烧匙;取一支长一点的破底试管和合适的橡皮塞;把自制的燃烧匙插入橡皮塞里;放入锥形瓶中,如图:在锥形瓶中加入一些水;在试管的浸水处做记号;并分成五等份把白磷放入燃烧匙中;塞紧橡皮塞;引燃白磷(可用凸透镜聚光引燃或在锥形瓶中加热水等)。 又如: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教材中是通过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往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根据石蕊试液变红色来证明,这时学生还没有具备酸的通性知识,不能很好地领会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使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根据石蕊试液变红色来证明,这时学生还没有具备酸的通性知识,不能很好地领会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碳酸,所以学生容易形成这样的结论: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化,这个结论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改 进:取两支试管,各取10毫升的蒸馏水,向其中一支试管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分别滴几滴石蕊试液,让学生分别观察颜色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通过现象对比说明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后与水作用变红色,然后把两支试管同时加热,结果发现红色石蕊又恢复紫色,原来紫色仍为紫色,说明碳酸的不稳定性。 改进后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对二氧化碳这一性质的正确掌握,还能为以后学习酸的性质作一铺垫,这不是一劳永逸吗?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实验模式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将教材中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问题--实验--科学抽象--结论”的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时,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我的做法是:首先,设置探索情景,提出问题: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再进行实验探究。 补充实验:把装有无色稀盐酸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大理石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锥形瓶并将其倾斜,使稀盐酸和大理石混合,再把它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结论:一、二组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第三组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顿时觉得迷惑,我及时引导同学比较各组实验仪器的微小差异、实验现象的不同,讨论得出:第三组实验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而使质量减轻。 启发扩展:怎样防止气体跑掉呢?同学们在积极思考、讨论之后得出:在锥形瓶口套上气球或塑料袋,或塞上橡皮塞,或放一块玻璃片,接着按同学们自己的方案再进行实验演示。 通过启发、设疑、探究 ,很容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同时也深刻地理解了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不可忽视在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了知识。 又如:酸与金属反应 (1)提出问题:是不是各种金属都能跟盐酸起置换反应? (2)猜想与假设:盐酸能与镁、铝、锌、铁、铜等反应。 (3)实验探究方法: ①实验条件控制:在5支试管中各加入2 ml盐酸,分别将镁条、铝片、铁片、锌粒、铜片放入气球中,并系在试管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不明显的,可用酒精灯加热) ②实验事实(如表1所示): 表1分组、反应物、实验事实与化学方程式 ③总结分析: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通过比较发现,这五组实验可分成两类:一类发生化学反应,即①②④⑤;另一类不发生化学反应,即③。 ④结 论: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

文档评论(0)

hebinwei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