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单原子晶体管(图).docx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单原子晶体管(图).docx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单原子晶体管(图) .cn 2012年02月20日 08:21 新浪科技微博 这种新型晶体管由蚀刻在硅基底上的单个磷原子构成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0日早间消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周日表 示,已经研究出一种可工作的单原子晶体管。 这一设备由蚀刻在硅基底上的单个磷原子构成, 拥有控制电流的门电路和原子级的金属接触。这标志着下一代计算机的重要发展。 研究小组中领衔的科学家马丁?弗赫赛尔 (Marti n Fuechsle) 表示:我们小组已经证 明,在硅环境中放置单个磷原子, 达到准原子级别的精确度, 并实现门电路是完全可能的。” 晶体管可实现电流的开关和放大,是计算机芯片中的最基本元件。在过去 50年中,半 导体行业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即单片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 18个月翻一番。不过, 最近10年以来,由于在晶体管小型化方面缺乏突破,这一定律已经受到挑战。 研究人员此次利用放置在真空环境中的硅晶体来制作这一单原子晶体管。 为了对硅晶体 进行蚀刻,他们使用了扫描隧道显微镜。 磷原子被放置在纳米级的槽中, 上面覆盖了一层氢 原子,而不希望的磷原子将被移除。 最终,研究人员通过化学反应将单原子晶体管植入到硅 表面上。 这一小型化设备需要在液氦形成的超低温度下工作。 这并不是一个完成的产品, 但证明 了单原子设备可制造、可控制的理念。 新南威尔士大学量子计算与通信中心主管米歇尔?西蒙斯 (Michelle Simmons)表示,科 学家此前也曾造出过单原子晶体管, 但很大程度上是靠运气, 而不是靠精确的设计。 她表示: “这一设备很完美。这是第一次有人证明,在基底上以这样的精确度控制单个原子是可行 的。”研究结果已被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学术期刊上。 (李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