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类增养殖.doc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甲壳类增养殖 序言 世界对虾养殖生产概述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的数据显示,经 1995年到1997年缓慢发展后,1998年各种养殖虾类总产 量达111万公吨,是1985年产量的5倍。成长主因系某些国家扩张养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占了 37.8% 成长额度。1993年中国发生大量虾类死亡致产量锐减后,泰国以 25万公吨之产量取代中国大陆成为世界 最大的虾类生产国。印尼则是世界第二大虾类生产国,但仅有 15万公吨的产量,印尼若能走出民主化之 痛楚,将最有潜力追上泰国的产量。 自1980年代初期后,厄瓜多尔成为亚洲以外之虾类重要生产国。 1991年产量超过10万公吨,除1993 至1994年间,因桃拉病毒(Taura syndrome)致年产量减至8万公吨以下外,厄瓜多尔年产量持续维持 10 万公吨,而为全球第三大虾类生产国。 2000年厄瓜多尔再因病毒灾害致虾类产量低于 1993-1994年水准。目前中国大陆养殖虾类已自 1993-1996年间之衰退中复苏,产量由数万公吨提升到 10万公吨。然而1998年之产量仍不及1991年最高 产量21.9万公吨的一半。 1993年和1994年菲律宾的产量超过 9万公吨,是当时世界第三大虾类生产国, 但自1994年发生夜光 虫病毒(luminescent Vibrio )事件后,虾类产量剧减, 1999年产量仅34,527公吨,远落后于越南和孟加拉 等新兴虾类养殖国家之产量。 另一虾类生产国印度,亦因白斑病毒之影响,致虾类产量由1993年的95,816公吨下跌至1999年之35,898 公吨。 就养殖虾类之种类而言,1985年后斑节对虾(草虾)、南美白对虾与中国对虾分别系主要之养殖虾类, 其中尤以草虾之产量最多,几乎占全球养殖虾类之一半,次为白虾与中国对虾。惟当厄瓜多尔面临虾病困 扰时,中国大陆虾类养殖之显著复苏,使中国对虾的产量超过白虾。自 1987年后,此三种虾类之产量占 总产量80%以上,余为墨吉对虾(香蕉虾) (P. merguiensis)及印度白虾(P. indicus)等。 未来展望: 30多年来虾类养殖已成为全球的产业,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亲虾仍来自野生 捕捞,鱼粉仍是养虾饲料之主要成份,虾病亦仍是养虾产业最大之威胁。除养殖技术无重大突破外,来自 环保团体之批评压力,也让大型商业养虾场面临严酷的考验。 二、 我国对虾养殖的发展阶段 1 9 7 8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回顾2 0多年来对虾养殖业 的发展,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 9 7 8年至1 9 8 4年的起步阶段。 虽然1 9 5 9年以来,我国的水产科学工作者就突破了对虾育苗及中小水面的池塘精养,但真正发展 成一个产业始自1 9 7 8年。 为了迅速解决养殖苗种,政府主管部门从1 9 7 9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对虾人工育苗科 研成果的全面推广应用,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到1 9 8 2年,不同程度地突破了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和刀额新对 虾等主要品种的工厂化育苗,使我国对虾的育苗技术很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 9 8 2年2月,在北京召 开了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提出了 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方针,使沿海养虾业迅速兴起。据统计,1 9 8 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第二阶段,1 9 8 5年至1 9 9 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 1 9 8 5年3月,中 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 ,明确提出了 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 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的方针,当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达到4万t,比上年翻了一番多。为确保 对虾养殖业的发展,1985年9月召开了全国对虾亲虾越冬经验交流会;11月农牧渔业部成立了全国 对虾养殖专家顾问组;年底,还召开了以对虾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海水养殖会议。 这一系列措施的出 台,使我国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 到2 0世纪9 0年代初, 国家、地方和生产者共投入资金上百亿元, 建成了16万多公顷虾池、年育苗能力1 0 0 0多亿尾的育苗室、年产量3 0多万t的饲料加工厂、以及 一大批为养虾生产服务的配套设施,形成了一个上百万人参与,年产对虾2 0多万t(1991年创历史 最高水平达2 19万t),产值5 0亿元,创汇5?7亿美元的重要产业,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对虾养殖 生产和出口大国。 对虾产品加工、冷藏运销、外贸出口和生产服务等多行业的发展,为有效地开发利用沿海荒滩荒水、 振兴渔区经济、帮助渔民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阶段,1993年至1996年的低谷徘徊 阶段。 由于对虾养殖业发展过快,而相关的合理布局、合理放养和防病治病等技术没有跟上,导致了19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